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开营 两岸三地学子聆听奇妙课程
中新网上海7月15日电(高天齐 邹瑞玥)15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为2013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的学生讲授了别开生面的课程。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广西等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两岸四地近1600名师生齐聚沪上,共同体验了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明确方向。
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找到自己所长 行行出状元
15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杨福家,首开以《快乐与辉煌》为题的院士讲座,与年轻学子分享从事科学研究的乐趣和成就。
杨福家以“钱学森之问”开场,提出了他对中国如何培养大师的看法:让学生有创新的能力,首先要让他们有学习的兴趣。搞科学的人不仅需要数据,同样需要灵感,培养学生的文理融合很重要。钱学森就是一位兼具科学与艺术修养的大师。杨福家认为,社会有各种分工,人也有不同的大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生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所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波散射与遥感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金亚秋教授做了《遥感物理与中国的航天探测》的报告。
上海交大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蔡申瓯:眼睛也会欺骗你
“你看见的不一定是真的”。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致远讲席教授蔡申瓯的这堂物理课,带来了大量让学生“受骗上当”的照片和视频:看起来扭曲的两条线分明是平行的;在观看一个纸牌魔术的过程中,你竟然完全忽略了背景、桌布的颜色变化。曹教授通过大量错觉、误解的小游戏,将神经科学中的许多知识娓娓道来,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实验的浓厚兴趣。
据悉,刚刚加入moocs(慕课)的交大,今年还在夏令营中首次引入在线课程,让中学生体会“慕课”带来的课堂与在线相结合的国际化视野,试图打破了大学围墙的界限,使得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不受时间、空间和年龄的诸多限制。
据悉,本次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上海分营在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东师大、华东理工5所高校举行,各高校都为各自分营的学生准备了多姿多彩的活动,包括精彩的讲座,与优秀学子的交流、参观实验室等。(完)
[责任编辑: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