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台胞证前世今生 特殊“礼遇”已成两岸交流轶事

2012年12月18日 10:51:00来源:新华网

  1987年11月4日,台胞周纯娟怀揣着香港中国旅行社签发的第一号《台湾同胞旅行证明》,由香港飞往上海。“少小离家老大还”,她的目的地是阔别40年、位于江苏常州娑罗巷17号的老家。

  新华社当日播发的稿件记录了台胞证首次签注的场景:“两天来已有100多名在香港中旅社取得赴大陆新的旅行证的台胞,分别从海、陆、空三路经广州分赴各地探亲。”

  当月2日,台湾红十字组织开始受理民众赴大陆探亲,长达38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由于那时台胞多从香港中转,广州边检站台胞验证主办台工作人员几乎“盖章盖到手抽筋”。

  “当时台胞证是一次性,必须在入境半个月前提出申请,一有紧急事件往往应接不暇。”台湾《联合报》资深记者赖锦宏回忆说。

  台胞证附带“特殊礼遇”。赖锦宏说,当时台胞和港澳人士、华侨可凭外汇券购买“三大件”(电视机、洗衣机、冰箱)、“五小件”(吸尘器、果汁机、电饭锅、微波炉、电熨斗),以及耐克鞋、洋烟等进口商品。

  台籍律师沈恒德还记得,父亲1991年首次回安徽探亲时,给亲朋故旧带的就是上述商品。而且,因为“三大件”每次限购一件,这次给东家买了,下次还得惦记着给西家带。

  在计划经济时代,能进入商品琳琅满目的友谊商店用外汇券购物,是很有面子的事。因此,台胞证身价不凡,很多“黄牛”则忙于倒卖外汇券,有些台湾导游凭此累积了在大陆投资的“第一桶金”。

  光鲜背后也有代价。1992年,沈恒德到北京创业时,只能住长城饭店、友谊宾馆等几家指定的涉外宾馆,机票也要比大陆同胞贵一倍。“去北海公园划船还要凭证买门票,价格是大陆民众的1.5倍。”

  像沈恒德一样,许多台胞从探亲、旅游中看到大陆市场的庞大商机,加上台资企业可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因此大陆逐渐成为台商投资的热土。那时,从台湾飞往香港的班机几乎班班客满,不少乘客都是转机到大陆“淘金”的台商。

  1992年5月1日,台胞证华丽转身,薄薄一张纸的“台湾同胞旅行证明”走入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证件分为一次性入出境有效和5年有效两种。

  6年后,有利于提高防伪性能和使用效率的新版启用,并一直沿用至今。而且,在2008年12月两岸“三通”前的3个月,台胞证开始“一人一号、终身不变”。

  “这为我们免去了5年一次的‘阵痛’。原先5年一换,相关银行账户、就学等一切身份数据都要全部更改,牵一发而动全身,十分麻烦。”赖锦宏说。

  开放探亲25年来,台胞年均往返大陆现已由开放之初的5000人次,激增为约500万人次。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最新数字,截至2012年11月,台湾居民入境累计7123万余次。2011年入境量是1987年的112倍,而今年1至11月入境高达494万人次。

  当年不少到大陆的台商被戏称为“月父”,意思是每个月只能回台湾当一两天父亲,如今变成“周公”(每星期都可以回家做“老公”)。为适应两岸人员往来的频繁和“一日生活圈”的成形,台胞证的办理和签注日益便利。

  目前公安部已授权福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江苏、广东、四川9省、市公安机关,为在大陆的台湾居民办理和补换发5年有效台胞证;在上海、南京等30个机场口岸设立台胞口岸签注点,厦门、上海等地还开展了台胞入境的自助签。

  已成为“大陆女婿”的沈恒德因为频繁往来两岸,一度是位于雍和宫附近的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的常客。现在,他去得少了,因为“自从开放了三年多次签和多个签注点后,经常下了飞机再办手续,也就十来分钟”。

  25年来,台胞证的功能也从一般旅游证件,延伸到工商登记、银行开户、参加各项专业证照考试、网购火车票等。

  据淘宝网台湾商盟盟主贺淑娟介绍,凭台胞证和大陆银行账号、出入境记录这三项证明,台胞就可在淘宝网开张营业,目前加入台湾商盟的厂商已近300家。

  “现在台生在学费上享受本地生待遇,台胞坐飞机、住旅馆和本地居民同价……台胞证的特殊‘礼遇’已成了两岸交流轶事,这凸显的是两岸关系日益正常化。”赖锦宏说。(记者李寒芳、史卫燕、邹伟)

[责任编辑:段方君]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