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藏通史》课题即将完成 台湾学者参与

2012年09月03日 10:44:00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担的大型、多卷本《西藏通史》撰写工作将于2013年完成出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所长张云、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林冠群近期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访问时透露上述讯息。

  这是一个历时逾10年、两岸藏学学者进行了系统、密切合作的课题,台方专家担任了分卷主编、编委会委员。《西藏通史》中,“民国卷”业已出版,其余各卷有望于明年上半年出齐。

  在2002年的“海峡两岸藏学研讨会”上,两岸学者就《西藏通史》项目的体例、史观等进行交流,奠定合作基础。在那之前10年的早期试探交流中,双方虽然好奇但不能完全理解对方,学术往来一度中断,但随着往来的深入,他们发现彼此间有很多共识,如对西藏地位的认知、反对“藏独”。

  台湾藏学研究传统延续自民国时期的边政学派。20世纪30、40年代,由于民族、边疆危机严重,中国社会各阶层关注边疆建设,具“救世”情怀的知识分子与有学术背景的政府官员组织了中国边政学会并创办了理论刊物——《边政公论》,建立了边政学这一新兴学科。胡耐安、蒋君章、欧阳无畏等一代青年学者立志在西方帝国主义觊觎下保护边疆完整性。1949年前后,该学派多位代表性学人随国民党政权迁往台湾,在政治大学边政系为主的学术机构任教、继续培养了一批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人才。

  林冠群是边政学派的后继者。他认为,该学派通过地理、民族、历史学研究,强调“是西方帝国主义到了中国边疆后,从其利益出发主张多个地区跟汉人不一样、应该要‘独立’,造成很多问题”;在维护中国统一方面,边政学派和大陆方面“有很多相同的看法”。

  但前些年民进党当政时期的台湾当局推行“去中国化”、不支持甚至排斥民族与边疆研究,此外上一辈优秀学者相继退休、辞世,林冠群说,台湾边政研究“眼看着后继无人,情况很不乐观、非常不乐观”。

  尽管外界环境未如人意,两岸藏学界仍在日渐常态化的互动中彼此获益。以《西藏通史》的合作为例,林冠群认为台湾学者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多元视角,并通过到大陆实地探访、学术交流,消除了很多误解,交流更回归藏学研究本身。张云也说,两岸学界越交流,研究的路子越宽。

  目前台湾藏学研究较为偏向宗教、艺术领域,尤其是人们为化解现代生活压力而在藏传佛教神秘力量中寻求依赖,而社会学、民族学等领域的藏学研究则呈现萎缩的趋势。

  由于对藏学抱兴趣的台湾青年学者面对就业等困难,一些人在学成后到大陆西藏、青海等地大学任职。张云和林冠群都认识的一位陈姓女生,自台湾政治大学民族系毕业后,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取得民族学硕士、博士学位,以“活跃于田野调查、能吃苦”让共处过的大陆朋友印象深刻,现已在青海民族大学正式任教。张云夸赞这位青年老师“民族学研究做得不错,近来还拿到社科基金项目课题”。

  当前良好的两岸关系对两岸藏学家来说都是福音。用张云的话说,10、20年前双方要达成共识,不能说没基础,但有一定难度,今天这一切就顺理成章。

  大陆藏学研究正在取得快速进展,学术成果日渐得到国际藏学界重视。张云认为其原因有三:重要藏学资料文献不断被发掘、整理,青年学者逐步成长,广阔的藏区提供田野调查“活生生的”研究对象。林冠群也说,大陆民族学学术气氛好,条件、影响力都在增长,因而有台湾学者两相比较而感叹“我有点按捺不住,过来做研究算了”。

  作为唐代吐蕃史专家,林冠群与张云共同主编“吐蕃卷”并承担该卷5章稿件的撰写。林教授告诉记者,《西藏通史》预估明年完成,目前,他要加紧进行的工作,是浏览各位执笔学者交来的稿件,把彼此间差异性降到最低、变成一个整体。

  《西藏通史》项目自2003年正式启动,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西藏社科院、西藏大学、四川大学等大陆数十名专家学者加盟课题组,其中不乏王尧、周伟洲、巴桑旺堆、喜饶尼玛等著名学者。该项目主体包含40多种资料汇编、10余种专题研究丛刊、8卷12册《西藏通史》3个部分,工作目前接近完成,规模约达600万字。

  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陈小愿

[责任编辑:段方君]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