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在台畅谈环保 称台垃圾分类精细印象深
由世界领袖教育基金会及北京交通大学合办的“2011两岸大学青年全球环境论坛”,24日在台湾大学发表论文,休息期间大陆学生接受媒体采访,赴台参访的大陆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台湾垃圾分类做得很精细,连厨余都分成二种,让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据“中央社”报道,“两岸大学青年全球环境论坛”24日展开,休息期间大陆学生分享两岸环保概念时,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沙静雯表示,几天参访下来,发现台湾的垃圾分类非常确实,塑胶瓶、玻璃、纸类都有专门的垃圾桶,不像大陆通常只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二种。另外,台湾连回收厨余都分成养猪厨余跟堆肥厨余,让初来乍到的他们印象深刻。
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刘趁也说,一住进台大宿舍,带队人员便特别叮咛要入境随俗,把垃圾丢进正确的回收桶中。台大宿舍有三个简易的分类桶,近几天他们到各地参访,发现一些企业公司的分类更精细、桶子更多,且都附有详细的说明告示。
但来自北京的刘趁提到,她在学校里要洗手、洗澡,都得插上专用的“水卡”,依照用水量扣点数,点数用完得花钱储值,不像台湾只要转开水龙头,水就哗啦啦地流出来。她也观察到台湾学生洗澡似乎洗得比较久,比较不懂得节省水资源。
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姚茜颖则分享,大陆学校里的回收用纸观念已经非常普遍,影印用纸一定正反面都使用完,才会再收集回收。另外,北京市许多家庭都习惯在庭院、小花园里种果树,主要是为了兴趣,也可为都市带来一些绿意。像她家里一直都种有枣树,偶尔还有鲜美的枣子可吃。
香港科技大学学生吴啸天来自北京,比较两岸三地环保措施,他认为台湾起步最早,北京稍晚,而香港在某些地方最落后,例如香港的垃圾桶很少有分类,都市里人口拥挤,也较没有绿化的空间。不过,几个月的交流下来,发现各地青年学子对环保的共识极高,几乎没有观念冲突的地方。
[责任编辑: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