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台海新闻摄影大赛(台赛)论坛昨日在台北市的华山1914文创园登场。两岸摄影专业人士借助台赛搭建的平台,真正开展了一场“华山论剑”。高手交锋,思想碰撞,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是“从电子新媒体的趋势,看海峡两岸的新闻摄影”。
台赛的学术气氛特别浓,每次评选、发奖完毕,必有研讨会。除了有形的会议,更有工作之余无拘无束的交流。这些以相机安身立命、用影像讲故事的人,有许多的经验、体会、苦恼、困惑,需要交流,渴望倾诉。于是,每次研讨会都试图限定时间,但总有嘉宾意犹未尽。
现状 专业摄影生存空间缩小
摄影技术从产生发展至今已160多年,数码摄影技术在近十年里以爆炸式的势头迅速发展,并且全面冲击摄影的各个领域。互联网的科技进步,全民摄影时代来临,更让新闻记者的新闻视觉专业优势不复存在。两岸摄影记者的一个共同的感受是,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受到挤压。
台湾摄影记者要掌握的已经不止“十项全能”,拍照不算什么,在每个新闻现场,一群记者一手相机一手DV、爬高趴低、即拍即传即用,那是常态。台湾新闻摄影研究会理事长吴逸骅以一组照片,呈现出台湾摄影记者承担的前所未有的工作强度。
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从事新闻摄影的郑石明对科技带来的变化感受尤为深刻。他以亲身经历指出,过去一场会议、一个活动可以为等摄影记者而推迟时间,而现在,会议、活动还没有开始,各种图片已在互联网上呈现。人手一机(手机或相机)打破了专业新闻摄影的神话。
那么,我们还需要专业新闻摄影吗?摄影记者该如何转型?
共识 拍出有思想的新闻照片
在多媒体时代,新闻照片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新闻照片的视觉语言、瞬间魅力更显重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优势。”台赛组委会委员、曾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的蒋铎说。他认为,只知视觉没有文化的摄影记者,对人生难以有深刻的观察与思考,难以拍出内涵丰富的照片。在目前浮躁的社会风气下,这一点更加凸显出来。
台湾中国时报摄影中心主任黄子明说,根据海外媒体的经验,在新闻图片传播方面,提高的不仅是速度,还有内容的深度,而台湾目前只讲速度不讲深度。为此,台湾的视觉创作者沈昭良认为,新闻摄影需要思想、审美以及恰到好处的表达方式。他建议,摄影者可以对一张张独立的照片进行重新架构,组织成一个可以阅读的故事,或形成当下的关注焦点。这种方式可以让新闻照片的价值得到更大的发掘。当然,这还需要摄影者具备足够的生活阅历、经验,有思想,并且会思考。
黄子明认为,手机拍照和图像传输功能、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等手段的出现,使新闻摄影的生产、发布、传播途径和方式也得到进一步拓宽。媒介融合将成为新闻摄影发展的新空间。“公民摄影在中国现在不是主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依然不可能是主流。”黄子明说,新一代摄影记者要懂市场、懂新闻、懂多媒体技术运用,职业摄影的传播价值和市场价值在互联网平台上会进一步发扬光大。(特派记者 蓝碧霞)
作品故事
>>名片
高彬原,台北人,现任联合报系摄影新闻中心摄影记者
获得奖项:台海经济新闻类金奖
获奖作品:《都更梦》(组照)
获奖照片之一。
2012年的台北市文林苑都更案备受社会关注。当时,王家不同意名下两块土地和建物被划入市政府核定的都市更新范围,以合法房屋被强拆为由,吸引了反都更联盟及学生声援。
当天,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我们媒体人夹在400多名抗议民众和800多名执行强拆的警察之间。我带了一个相机、一个闪光灯、三个镜头,预料现场可能会有冲突与推挤,我带了背心式的背包。对于摄影,基本的体力和耐力是必须的,我们在里面没东西吃,没办法上厕所,坚持了十几个小时。怎样呈现真实的画面,让画面更有张力,是我在现场一直思考的问题。看到有学生把自己绑在王家大门上,我判断警方一定会想办法把这个人拉离,我要预设自己该站在哪个角度、哪个位置才可以拍到警方跟学生的冲突,以及他们的表情。
每次按下快门前,我必须先感受现场的气氛,才知道我按下快门的意义。有时摄影记者的敏锐性或现场观察的判断力,决定了能否拍到好照片。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