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落户石河子开发区--一碗面故事

时间:2005-08-19 14:00   来源:新华网

   “一碗面”故事A:一冷一热

    2002年4月11日,新华网披露:《康师傅在石河子建国内最大方便食品企业》“4月10日上午,新疆最大的台商独资项目在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奠基。顶新国际集团康师傅方便食品项目总投资6500万美元……年销售收入12亿人民币,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方便食品生产企业。”

    一石击起千层浪,各大主流新闻媒体追踪聚焦出了“康师傅在新疆的一冷一热说明了什么”等系列报道。

    一冷一热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严瑞祥先生乘论坛会之机,考察了人居环境饮誉海内外的西部名城石河子市,他陶醉于新城的瑰丽之美。时针指向24时了,严先生仍在招商局两位处长的陪同下,参观着现代化粮油加工厂等。回到宾馆,严先生就打电话,让康师傅在西安的公司派业务员到新疆考察建厂的事。

    不足三日,招商局几路人马各显神通,深入调查了农场、牧场、加工厂、医院、大学、自来水厂等与康师傅方便面相关的所有产业链,撰写出了《关于石河子投资大环境的调研报告》、《关于石河子方便面原材料的调研报告》、《关于石河子人力资源情况的调研报告》等5份材料。像这样的材料,招商局在为“康师傅”这一项目服务的5个月里,平均每月要拿出6份以上。

    第三天,从内地赶到石河子的两位业务员,只是对照调研报告回访核实了一下。旋即,他们的目标转向考察的第二站,本以为石河子人会因此而不悦的。

    出乎意料,管委会主任马新平和颜悦色地说:“新疆吸引人的地方不胜枚举,你们应多走走,选上最理想的投资地方。不过,你们初来乍到,地方不熟,下一站我们派车送,一切安排好,你们洽谈时,我们的人员一定回避。”

    康师傅这只“金凤凰”只在乌鲁木齐开发区盘旋了一圈儿,就说要打道回府。后来才明白,这里有点“冷”。

    “一碗面”故事B:厚地高天

    引康师傅落户石河子,管委会一班人真可谓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丝万缕;真可谓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百折不挠、柳暗花明。

    在石河子建厂的可行性报告,分部向康师傅总部报了又报,每次都是“不同意”的批示。理由很简单,康师傅的企业规划惯例,不在非省会城市投资建厂。

    疑无路之时,当时的石河子市市长宋志国提出了“要做顶新事,先做顶新人”的要求。

    管委会主任马新平在赴西安康师傅厂洽谈时,在机场,他专门让随行人员吃另一品牌的方便面,便于同康师傅交流时有新见解。要做顶新事,先做顶新人,功夫在诗外啊。

    招商局局长曾超泡在康师傅总部的时间加起来近3个月,他用顶新人的工作方式、生活习惯和国际化的办事惯例精心公关,所送的每份报告都呈个性化,与康师傅的节奏合辙押韵。他以真诚的胸怀、灵动的思维和创业的激情,博得顶新集团行政助理的好评,那位在乌鲁木齐长大的人,一度是曾超最难说服的顶新人,曾超以“咱们都是新疆人”挽回残局,博得对方“这是我们新疆老乡”的亲切相称。

    山重水复之时,招商局勉强从康师傅总部讨来了一支不成为令箭的令箭:同意与市长会面5分钟。

    人们推断市长前往的概率为零。出乎意料,宋志国当即答应,明天就去会会顶新的高层决策者。

    实际上,宋志国的“要做顶新事,先做顶新人”的要求是给开发区管委会提的,也是给自己提的。他,了解顶新集团“诚信、务实、创新”的经营理念和“顶新人、中国情、国际观”的价值观;他,熟悉台湾魏氏四兄弟的特点:擅长经营管理的魏应州,擅长交际、快人快语的魏应交,乐善好施的魏应充,创意十足的魏应行;他,知道台商投资大陆的三大尖锋人物,台商登“陆”七规和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常见的20个问题;他,学习了国家给台商投资大陆的十大“助力”。

    2002年春寒料峭的一天,宋志国的车驶入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有三绝: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如今,一碗面(康师傅方便面)、一根线(摩托罗拉手机)、一瓶酒(王朝葡萄酒),成了天津人称诵的新三绝。

    一碗面与石河子市有缘分否?似乎全靠市长讲故事的本事高不高了。

    18时整,宋市长走进了顶新国际集团董事长魏应州的一间不起眼的小会议室。

    一位认识曾超局长的接待人员问道:“这真是市长吗?千里迢迢,就为了5分钟也来啊?”曾超笑而未答。

    宋市长足足讲了30分钟的故事。

    5分钟延长为30分钟,这是一个好兆头。

    “康师傅”就此真正相准了全世界最大的人文绿洲石河子市。

    “一碗面”故事C:出租车司机的东道主意识

    “康师傅”在石河子开发区奠基的一天,总经理严瑞祥的专车不在身边,他在石河子宾馆搭乘了一辆出租车赶往开发区。

    “先生,您好面熟?”年轻司机彬彬有礼地问道。

    “是吗。”

    “您是台湾来石河子投资的吧?”

    “你怎么知道的?”严先生惊异地问。

    “我是从昨晚的电视新闻上看到的……”

    等严先生付车费时,年轻司机执意不收,解释说:“有您这样远道来的台湾宾客乘我的车,令我高兴,再说,您千里迢迢来石河子投资,为我市创造了就业岗位,应先感谢您才是。”

    等红色桑塔纳出租车消失在严先生的视线外,严先生才带着一丝甜甜的幸福感迈向奠基工地。

    在这座恢宏而优美的新城里,类似这位出租车司机的故事,可信手拈来。

    一碗面的故事还有“榆钱解乡愁”等,篇幅所限,打住。 (杨成栋)

     新华网(2004-12-17 )

分享到:
编辑:魏萌

相关新闻

图片

图片推荐

    要闻

    两岸情

    各地涉台活动

    文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