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画家吴和珍参加第八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中国台湾网发)
中国台湾网6月15日厦门讯 (记者 于斯文)她的画风独特极具艺术个性,被誉为具有文化意识的优秀艺术家;她1995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是该校美术系第一位台湾研究生;她的个人画展上,马英九为她致开幕词;她扎根台湾,心怀两岸,对中华文化深有领悟。她是台湾画家吴和珍。
第八届海峡论坛在厦门举行,吴和珍女士带领台湾爱艺文化推展协会同仁参加陈靖姑文化节,活动期间她接受了本网记者的专访。
这是吴和珍第一次参加海峡论坛,她最大的感受是,论坛给了广大的台湾民众一个盼望和无数个机会,这是母亲对孩子们的亲切呼唤。她向记者介绍说,台湾爱艺文化推展协会创立的宗旨之一就是以艺术作为精神深层的交流纽带,彰显两岸一家亲的真谛。
“协会前来参加盛会乃因文化的呼唤”,吴和珍说,文化是两岸共同的家产,我们“叶异根相连”,陈靖姑文化节让两岸同胞再度感受到我国传统女性的坚韧、敦厚、大爱,靖姑慈爱济人的精神是中华文化最美丽的风景。
吴和珍是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第一位台湾研究生,师从大陆著名画家景玉书先生研习油画,获硕士学位。谈到当初为何选择到大陆就读,吴和珍向记者诉说其父吴焕昭早年间对她的叮咛:“艺术是思想的事业,它需根植于自己的母文化,你应该回大陆去认识它、思考、吸收,才能成为自己的养料,才能茁壮成长,最后为我们民族开出一朵美丽的文化花朵。”
于是,年轻的吴和珍背起行囊,飞到北京,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就读。她回忆道,“内地的油画教学是俄罗斯画院系统的方式,它让我认识到典雅的灰调子艺术表现手法,同时让我体会到每个地区都有相适应于当地的艺术型式,加上指导教授景玉书解析,我明白了学习好比吃进养分,最后必须长出自己的血肉,就是要形成自己的艺术风貌,自己的艺术风格。”
吴和珍在京求学的三年当中,景玉书先生在其专业上倾注了很大心血,特别是在专业的选择、定位、提高等方面,景先生都做了周到、细致的安排,为吴和珍的专业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吴和珍向记者动情的说:“景教授鼓励我归纳、凝结我家乡台湾的视觉和文化形象,‘你将来要投入两岸文化交流,那时才能正确的表达台湾文化内涵,使交流成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交流,不要流于形式。’就是说绘画艺术用以表达地域文化内涵,在两岸文化交流时,愈具有地域特色,愈能进行艺术的对话,愈能真实呈现文化精神内涵,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和交流。”
“交流当中,两岸艺术家朋友一见如故的心情常让我很感动,这样的熟悉度,如果这不叫亲人,那谁叫做亲人呢?”多年往来两岸,大陆艺术家朋友的真诚热情让吴和珍感动,也让她对两岸绘画艺术界的交流合作充满期待。她表示,近年来大陆艺术形式全面、全速前进发展,市场蓬勃发展,而台湾艺术风貌虽依然维持多元,但艺术市场停滞不前。两岸艺术现况的共同点是:艺术形式游走在传统和外来艺术形式之间,或有尝试融合,但是真正属于中国内涵的艺术形式有待开拓。
吴和珍认为艺术是高度的文化自觉,两岸宜在文化探讨中,共同谱写承先启后的文化内涵,开创出属于现代中国的艺术表现方式,形塑属于现代中国的艺术风貌。两岸艺术交流宜共同探讨中华文化的未来及其艺术表现形式。
“两岸的未来有赖于两岸年轻人共同谱写。”吴和珍说,台湾爱艺文化推展协会将与宁德工艺美术协会合作,在古田县黄田镇双坑村建立驻村点并推动两岸画家互访采风,力促台湾青年艺术家前来驻村交流,吸收农民的朴实精神,提升艺术技法和内涵。同时,台湾青年画家可以采风闽江风土人情,体会两岸一家亲的情感,返台后分享给家人、父老乡亲和网友们。驻村点建立后,更可以推进两岸艺术家互访交流,以精致艺术进行深度精神交流,返台后将以更具高度的体会阐述、呼吁两岸一家亲的真谛。(完)
吴和珍和宁德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黄行荣交流,希望协助推广双坑农民油画村,并在此建立艺术驻村点,让台湾年青文学家艺术家到此交流,并促进两岸职业画家互访、共同采风、写生。(中国台湾网发)
[责任编辑:赵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