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地方  >   文化交流与合作

蕉岭台胞吴发彬“子承父业” 17年捐资家乡各项事业

2016年03月29日 13:50:39  来源:梅州日报
字号:    

原标题:来自台湾的爱心接力 蕉岭台胞吴发彬“子承父业”十七年热心捐资家乡各项事业 

 

 

吴发彬先生(前左一)每年都会放下生意,带着善款和爱心回乡看看。

  ●特约记者 涂永平 陈晓光 黄麟胜

  今年三月,台胞吴发彬先生和往年一样,放下忙碌的生意,与家人一起回到家乡蕉岭县,在蕉岭县三圳镇晋元中学举行“盛顺助学奖学奖教金”颁发会,为晋元中学和三圳小学、幼儿园师生发放助学金、奖教奖学金46000元,并捐资3万元作学校经费;随后来到蕉岭县蕉岭中学,为该校捐献10万元奖教金及价值100多万元的多媒体教学器材。据初步统计,从1999年开始,吴发彬先生已为家乡各项事业建设捐资200多万元。在此期间,笔者专门采访了这位十七年来一直热心捐资家乡各项事业的台胞。

  认祖归宗后热心家乡公益

  “我第一次回三圳镇伍子湖老祖宗祠堂祭祖是1999年,当时没有高速公路,要花9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路途远很辛苦。2000年,我召集台湾的宗亲20多位叔伯婶婶,包旅游巴士也是走普通公路,走了近10个小时才到达三圳,宗亲们相隔两岸200多年,寻根认祖意义重大,印象深刻。”吴发彬先生告诉笔者,从那时起,他决定要像他的父亲吴盛顺先生一样,尽己所能,积极捐资帮助家乡建设学校道路桥梁。

  笔者来到三圳镇伍子湖的盛顺长寿廊,这是吴发彬先生捐资家乡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项目。走进长寿廊,设计新颖的廊亭,让人心旷神怡,一则则具有教育意义的长寿故事,让人深受启发。“这里环境优美,我们有空都喜欢来这里休闲娱乐。”几位坐在长寿廊里的村民对笔者说。

  吴发彬先生特别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2002年,他捐款20万元支持三圳伍湖小学的礼堂教学楼建设,并设立奖教奖学金。2005年增加了三圳中心小学的奖学金,2012年增加晋元中学奖学金,今年再增加蕉岭中学的奖教金,吴发彬先生每年共为四所学校捐款20万元。

  3年前,吴发彬先生到他的堂弟吴文发先生在深圳工业区投资的一家多媒体电教平台制作公司考察时,发现其生产的多媒体电教平台可以通过增加程序设计运用到学校的教学上。于是,他先后为三圳中心小学和晋元中学提供多媒体电教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今年吴发彬先生回到蕉岭后又决定捐赠52台多媒体电教平台给蕉岭中学。这些年他先后捐赠了70多台多媒体电教平台,按每部最低价格2.4万元计算,总价值约200万元。

  该县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对笔者说,吴发彬先生捐献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水平,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子承父业”将爱心进行到底

  谈到为何创立盛顺奖教奖学金,吴发彬先生告诉笔者,这缘于其父亲对他的影响。

  1993年,吴发彬先生的父亲吴盛顺先生第一次寻根认祖回到祖居地三圳镇。那时正值两岸改革开放初期,吴盛顺先生荣任深圳市台商协会创会会长,与许多台商一样,吴盛顺先生在大陆一边投资,一边寻找自己的祖居地。

  据在三圳镇、县台办工作过的蕉岭干部江小宝介绍,吴盛顺先生当时找到三圳镇,镇里派他与吴盛顺先生一起寻根认祖,经对照族谱,最后确认在三圳镇伍子湖。认祖归宗后,吴盛顺先生经常带领自己的妻子、儿女回乡祭祖,并捐资家乡的学校道路桥梁等公益事业建设。

  1999年开始,吴发彬先生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慈善之棒”。“创立盛顺纪念奖教奖学金的目的主要是秉承先父的遗愿,先父生前就时常叮咛我将来事业发展顺利,如果还有能力,一定不要忘记回馈社会,资助贫困家庭。”吴发彬先生对笔者说。

  俗语说:“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如今吴发彬先生在深圳投资的深圳添好实业有限公司发展越来越好,他的长子吴达人已经在深圳工厂任职,“我一样会让儿子传承对家乡公益事业的支持。现在家乡经过30年的发展建设,成为一个美丽的地方,乡亲们能够在这生活都让台湾人羡慕。近期我会再召集更多的台湾宗亲们回来,看看这美丽的家乡。”吴发彬先生说。

[责任编辑:李瑞艳]

相关内容

地方台办主任活动报道汇集

地方通讯员园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