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闽台乞龟民俗”都吸引了成千上万名游客慕名前来朝拜。 余丹 摄
孩子们在大人的指引下轻轻地抚摸“灵龟”龟背。 余丹 摄
中新网漳州9月1日电 (余丹)“摸龟赚钱一大堆,摸龟健康又长寿,摸龟会读书……”1日,农历七月十九,在福建漳州平和县山格镇慈惠宫,一年一度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台乞龟民俗”活动如期举行,孩子们在大人的指引下轻轻地抚摸“灵龟”背,祈求福气安康。
“乞龟”是流行于闽南、台湾地区特有的民俗活动,多在元宵时举办。而平和山格“闽台乞龟民俗”则是闽南地区七月“普度”最大型的活动,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名游客慕名前来朝拜。
这项在两岸传承近千年的习俗可谓“同根同源”。据台湾云林泰安宫管委会主任沈俊升介绍,在台湾云林虎尾镇,七月中元祭也有举办从大陆流传过来的“乞龟”习俗。
平和县九峰镇85岁的游甘是“闽台乞龟民俗”信众之一。一大早,游老太就张罗着祭祀用的供品,让儿子带着她前往慈惠宫参加祭祀活动。
“去年‘求’了15斤龟,今年要加倍奉还。”游老太一边摆放着供品,一边虔诚地跪拜。
“香片龟”是“闽台乞龟民俗”特有的供品之一,由糯米制作而成,外加各种装饰点缀,显得精致美观。信徒每年通过置笅乞得“香片龟”的数量,来年祭祀须加倍奉还。
供品桌上,众多的“香片龟”与“四果五牲”依次摆开,和着众信众的祈福与庙宇外大鼓凉伞舞和腰鼓队的鼓乐声,颇具气势。
当日,慈惠宫人潮涌动,除了“扛猪公”“掷孤米”“灵龟归庙”等祭祀仪式外,慈惠宫还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庙会活动,如迎“猪公”、迎“大龟”、挑“龟蛋担”、“乞龟祈福”和演戏酬神等。
山格慈惠宫俗称大众爷庙,是闽南侨乡著名庙宇之一,被列为首批涉台文物保护单位。慈惠宫管委会主任吴清海告诉中新网记者,“闽台乞龟民俗”是慈惠宫特有的传统习俗之一,为纪念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而举办,传承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吴清海称,今年6月份,从山格大众爷庙分香的台北新庄大众爷庙还特来慈惠宫参访,再续“香缘”。
当日,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与文化部非遗司合作的项目——“我们的英雄”之“非遗中的英雄人物”专题首站便在慈惠宫进行拍摄记录。
项目总负责李东晔告诉记者,摄制组将沿着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英雄的抗倭路线进行跟踪拍摄,从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挖掘抗倭英雄事迹。
(完)
[责任编辑:李瑞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