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7月4日电 题:首届大陆赴台本科生毕业:匆匆四年 梦想继续
中新社记者 郑巧 黄少华
参加完毕业典礼,就读于台湾辅仁大学新闻传播学系的北京女孩唐梦维就要收拾行囊,告别台湾男朋友,奔赴美国旧金山,开始一段全新旅程。
2011年,台湾高校首次面向大陆六个省市招生,吸引928位大陆学生跨海求学。四年后,包括唐梦维在内的684位本科生如期迎来毕业季。首届大陆本科毕业生中,近半数将留台继续深造,其余或回大陆,或选择去国外工作学习。
入社团 淡化界限
“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才有意思”,被友人唤作“唐哥”的唐梦维性格大咧咧。刚到台湾,同学们对她的儿话音特别感兴趣,“他们试着在每个词后面都加个‘儿’字,虽然压根没有‘吃饭儿’的说法,都是闹着玩儿,挺好笑”。
大一时,唐梦维加入了辅仁大学流浪动物学生关怀志工队,让她感觉与台湾学生的界限不再明显。她们一起照顾三十几条流浪狗和八只猫,轮流喂养、打扫狗舍、遛狗,为筹集经费,还制作了校犬主题月历、明信片等贩售。
在一场关怀流浪动物的活动中,她遇到了一个“比北方人还man”的台湾男生,这场恋爱也让她更深入了解台湾。
除北京外,首批赴台的陆生分别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五地。台湾同学提出的“你家是否还住茅草房”、“有电饭煲吗”、“买得起电脑吗”等问题,常让这些在大陆发达地区长大的年轻人哭笑不得。
“部分同学对大陆的了解确实有点片面,有的印象还停留在二三十年前”,辅仁大学心理学系的徐文迪说,辅大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都有交流项目,大陆学生过来的名额一般都爆满,但台湾过去的却不多,“所以我也常鼓励同学们出去看看。”
拼劲足 不屑小确幸
认真念书、拼劲十足,是陆生给台湾社会留下的直观印象。
招收陆生最多的台湾铭传大学学术副校长兼教务长王金龙说,全校共两百多个书卷奖学金(由各系前三名取得),其中五六十个名额都被陆生拿到。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系的林诗音就是这样一位“学霸”级人物。她每周至少去三次图书馆看书到闭馆,多次拿下一等奖学金,更被推选加入由各系菁英学生组成的晓峰学苑。
在将进入台湾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林诗音看来,陆生普遍认同高学历,愿意花更多时间在念书上,而台湾学生更注重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校设有生活应用科学系,主要学的是插花、烹饪、彩妆等类似家政的课程,她们都乐在其中,陆生不大可能会选择这样的专业。”
首批684位大陆本科毕业生中,312人已被台湾各高校研究所录取,比例高达45%。将继续攻读心理学硕士学位的徐文迪坦言,因没有申请上美国高校,所以继续留在台湾念,“四年时间很匆匆,但让我学会了多角度看待问题,对持不同观点的人也更加包容。”
“不过,陆生的拼劲普遍大于台生”,徐文迪直言自己不屑小确幸(小而确定的幸福),“这个词意味着追求安逸、满足现状,对年轻人来说,目标太低。年轻时就应该努力,等老了再小确幸也不迟。”
唐梦维说,“未来有机会,还会再回台湾来看看、吃吃美食。”(完)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