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地方  >   文化交流与合作

郑成功庙:唱一曲“追怀英雄”歌

2015年03月03日 10:41:05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南安郑成功庙

  新年伊始,南安石井郑成功庙迎来了又一批台湾客人。“在台湾,我们都称郑成功为‘延平王’、‘开台圣王’、‘国姓爷’。成功庙、成功寺这些供奉郑成功的祠庙在台湾有两三百座,为的是纪念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南安是郑成功的祖籍地,我们一定要回来参拜。”一位台湾游客说。

  一段两岸共有的历史

  郑成功祖籍南安石井镇,这里地处南安最南端,石井郑成功庙便坐落在石井镇鳌峰东麓,面朝大海。

  石井郑成功庙总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传统的闽南建筑风格。远远望去,这座三进宫殿式双回廊大型庙宇错落有致,巍峨壮观。拾阶而上,驻足庙宇前面朝大海,只见波平浪静,岸边停泊着船只。不远处,石井码头清晰可见,两岸民众往返的便捷通道泉金航线,就是从这里出发,驶向金门。

  厦门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重要基地。郑成功在其38年的短暂人生中,为收复台湾曾在厦门思明辖区屯兵操练和生活了14年,留下了演武池、操练场等众多历史遗迹,也留下了博饼等民俗。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亲率大军2.5万人,战舰400余艘,从厦门思明挥师东征,跨越台湾海峡,驱逐侵占台湾的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收复台湾。

  “收复台湾以后,他了解民情及社情,在那荒凉的台湾岛上,实行‘寓兵于农’之法,屯垦开荒。”南安市郑成功学术研究会郑新新说,当时台湾新辟土地环境十分恶劣,瘴疠流行,开荒任务非常艰巨,郑成功亲率官兵开发,同时采取措施积极巩固台湾海防。郑新新说,郑成功对台湾进行初步开发建设,为日后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他重视文化教育,设立弘扬中华文化的教育机构,使儒家传统文化在台湾得到播扬。

  一条文化交流的纽带

  1998年,石井郑成功庙正式奠基建设。当年,台北护国延平宫负责人王庆文就带头捐资30万元作为建庙的启动资金,并发动多方捐资。在郑成功庙的建设中,台湾100多座延平宫庙共捐资300多万元。

  2010年6月,大陆唯一一家延平郡王祠落成于厦门鸿山公园嘉兴寨。

  随着两岸关系的日益密切,每年有数千台湾民众到南安、厦门祭拜、瞻仰郑成功。“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的丰功伟绩为世人赞颂,他是两岸民众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台北护国延平宫管理执行长王琼婷说。

  郑成功文化节已成为两岸民间交流中具有海峡特色的活动。2012年,南安市在第四届海峡论坛期间举行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纪念大会、郑成功陵墓拜谒活动、郑成功学术研讨会、郑成功文化中心开馆仪式等活动。王庆文携台湾郑成功宫庙代表一行,也来到石井郑成功庙进香拜谒。自2009年以来,郑成功文化节已在厦门成功举办六届。去年的第六届郑成功文化节,来自台湾的12间庙宇300多位信众带了15尊神像、7座神轿前来参加。而在台湾,追怀郑成功的祠庙和建筑物随处可见。2008年5月,郑成功开台所在地台南市举办第七届郑成功文化节时,泉州市相赠的一尊郑成功骑马石雕像,在延平郡王祠庭园内安座,成为该市文化新地标。

  “郑成功的功勋已经载入史册,郑成功文化节使我们更能体会两岸在文化的相通之处。”台南郑成功庙管理人、台南市南安商会会长郑道聪说。(李烈 侯锦超 文/图)

  记者手记>>>

  郑成功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

  郑成功信仰和文化对当今两岸的影响,从两岸信众和宫庙之多、相关文化节、研讨会每年不断可见一斑。如今,依托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文化碑林等载体设立的郑成功史迹旅游线路,也颇受台湾游客的青睐。

  可以说郑成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他更代表着一种精神的延续,一种文化的传承。海峡两岸关于郑成功的信仰、习俗等元素交融汇通,增进了文化和民族的认同,也促进了闽台交流合作。正如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刘小萌在其论文《铸造民族的精神——从郑成功的伟大谈起》中所说:“史学的功能,除了澄清史事、借鉴启迪、传播文化等外,还有人格教育。褒扬什么,谴责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对于个体人格的培养和整体民族性的养成来说,都有直接关系。所以,我们需要岳飞、文天祥、郑成功这样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珍惜他们的名声,尊崇他们的业绩,其实也就是关心我们自己。因为只有铸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才可能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李烈)

[责任编辑:段雯婷]

地方台办主任活动报道汇集

地方通讯员园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