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宁夏路
近日,台湾媒体报道大陆游客对台湾一些地名非常不理解,比如高雄旧名为打狗,嘉义民雄乡旧名打猫,“打狗打猫都是地名,接下来不会有打老鼠吧?”报道称有大陆游客开始深究台湾地名,“他们会在网上讨论恒春、垦丁、鹿港这些地名的由来,甚至有人搭台铁火车,细数从北到南各车站名称。”的确,地名包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信息,从地名入手,是深入了解台湾的一条通道。
台湾的地名,凝结着荷兰侵略、郑成功收复、福建移民、日本人殖民统治、两蒋败退台湾等历史痕迹,夹杂着台湾各部落语言、闽南话、客家话、日文等发音,几乎每一个地名背后都有故事。了解了“打狗”、“打猫”,也许你才能说认识了台湾。
各路音译
高雄旧称“打狗”,来源于当时此地马卡道部落话“takao”,音译为“打狗”。嘉义民雄乡在上世纪20年代才有了“民雄”的新名,之前此地一直被称为“打猫”,因为此地为台湾平埔打猫社所在地,“打猫”是部落话Taneaw的音译。来自台湾原住民部落的音译地名还有基隆(旧称鸡笼)、艋舺、暖暖、关渡、八里、斗六、大埔、达邦、特富野、弥陀等等。
此外,闽南和客家方言音译地名也有很多,比如台北老城的代表地“大稻埕”即闽南话音译,现在的大稻埕最吸引大陆游客的应该是迪化老街,台北市每年在此开办年货大街。大竹、圆林、古坑、马公、元长、长滨、卑南等也是闽南话音译。还有,带“厝”字的地名大多源于闽南话,而带“屋”的比如台中的九房屋、新竹的五座屋都来自于客家话。
基隆市知名景区野柳,有一种说法是得名于西班牙文的缩写,原意为“魔鬼之岬角”。新北市海岸风景区三貂角也源于西班牙文,富贵角则源于荷兰文。像西门町、池上这些地名显然由日文而来。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