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8月20日新竹消息 两岸健儿携手泳渡台湾海峡于18日中午正式下水开游,经过一天24小时的奋力前游,在前六棒交接之时天空做美助力,很顺利地接近泳渡行程的一半。但到了19日下午第七棒时,天气急速转变,变得风急浪高,第七棒在海中游了2个小时,其前进的距离少得可怜,有时甚至被洋流推了回来。进入夜间,海面天气因素更加恶劣,风高巨浪已经威胁到泳渡队员,主办方决定终止夜泳,让泳渡队员上船暂时躲避。
根据挑战规则,横渡过程中,如遇不可抗拒力因素,泳渡者可在卫星定位后上船等待下水时机,待气象条件允许时再继续进行挑战。台湾海峡早期被称为“黑水沟”,水流湍急汹涌,因而有“10去6死3留1回头”的传说。台湾海峡海底地形由深变浅,容易造成漩涡,洋面由宽变窄,水压增高水流变快,急速的水流加上漩涡,使得台湾海峡凶险异常。而以下几大因素,或许是此次挑战能否成功的悬念所在。
悬念一:人类能否成功泳渡台湾海峡?
台湾海峡早期被称为“黑水沟”,水流湍急汹涌,因而有“10去6死3留1回头”的传说。台湾游泳高手王瀚先后于2007年、2008年两次率领横渡团队挑战台湾海峡,均以失败告终,泳渡台湾海峡至今还只是个传说。中国横渡第一人张健,近十年来一直在筹备泳渡台湾海峡,此次两岸14名横渡队员首次携手接力挑战,能否完成泳渡台湾海峡的壮举?
悬念二:两岸健儿体能能否支撑挑战成功?
14名泳渡台湾海峡的健儿,年纪最大的50岁,年纪最小的才16岁,特别是来自北京的张婕,2010年时还被查出心脏有问题。而在挑战前的试训中,有的运动员出现晕船情况,不少人还被海上的超强紫外线晒伤手臂和背部,从福建平潭到台湾新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160公里,但由于洋流和潮汐的影响,实际泳渡距离将接近400公里,14名泳渡者是否有充沛的体能支撑完成挑战?
悬念三:如何克服日夜泳渡海峡的心理恐惧?
两岸健儿泳渡台湾海峡,实行的是日夜泳渡、不眠不休的规则,也就是说,有一半的泳渡者将在夜晚泳渡台湾海峡,而14名泳渡者都没有夜晚横渡水域的经验。虽然有导航船在前面指引方向,但是茫茫黑夜以及漫无边际的大海,仍然会给泳渡者带来持续不断的心理压力,泳渡者有可能掌控不了方向,但是如果使用照明设备,则可能吸引鱼群的聚集,干扰泳渡。
悬念四:如何应对突发气候的影响?
泳渡台湾海峡至少需要三天。台湾海峡多变的洋流、潮汐以及台风等都会不期而至,干扰挑战;多变的洋流会导致泳渡者消耗体能,还会造成海水水温急剧下降;潮汐的涨落则会造成实际的泳渡距离远远超过预期;一旦出现台风,将在海面上刮起高达数米的大浪。这种情况下,要想在海中顺利横渡基本不可能实现。
悬念五:如何躲避鲨鱼等海洋生物攻击?
台湾海峡内活跃着70多种鲨鱼种类,包括食人鲨在内的攻击性鲨鱼就有25种。泳渡队员在海水中挥动手臂畅游极有可能引起数量庞大的鲨鱼注意。此外,海洋中的水母和海蜇也会对游泳者进行攻击,一旦遭到这类生物攻击,轻则红氧肿痛,重则昏迷致命。虽然泳渡时会配备驱鲨设备,但是,泳渡时如何避开海洋生物的攻击,依然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8月20日,泳渡队员们能否何时继续开游,海面天气情况又将怎样转变,敬请关注记者最新报道。祝福两岸健儿横渡好运!期待勇士平安凯旋登岸!(湖南台办通讯员朱用兵)
[责任编辑: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