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团团长、国台办新闻局长马晓光在国殇墓园忠烈祠致敬中国远征军抗日忠烈。(中国台湾网 王文英 摄)
中国台湾网8月8日腾冲消息 青山有幸埋忠骨,碧血千秋照古今。立秋甫过的中国西南边境小城腾冲县,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温度适中。今天上午,由国台办新闻局和中国记协台港澳部有关领导率领的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团走进位于腾冲的国殇墓园,通过墓园导览人员的详细介绍和对抗战老兵的采访,近距离亲身感受了70年前那一段发生在滇西缅北大地上可歌可泣的伟大悲壮历史。
一走进国殇墓园,两岸记者满眼望去,一望无际的排排松柏如同严阵以待的挺拔卫兵。松柏长青,既是对园内地下抗日英灵的无限缅怀,也象征着阵亡将士抗日精神的永垂不朽。少了往日游园的欢声笑语,宁静与沉思成为了众多两岸记者心中秉持的主旋律,在这里的每寸土地上,你所能感受到的只有庄严与肃穆。
在墓园导览人员的带领下,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团参观了忠烈祠、滇西抗战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安放阵亡将士的墓碑山、英烈碑、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中国远征军抗日阵亡将士墓等园内众多极具纪念意义的墓碑等物。通过导览人员的详细讲解,两岸记者了解了中国远征军的组建情况及中国远征军在滇西缅北发动的十大战役的具体情况,对中国远征军的抗战历史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
在忠烈祠内,在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画像面前,两岸联合采访团团长马晓光和副团长杨青向抗日英烈敬献了花篮与挽联,并与在场记者一起进行了默哀仪式。
参访结束后,在墓园有关领导的安排下,两岸记者有幸见到了三位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卢彩文、张体留和李会映,并对三位老人进行了采访。三位抗战老兵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依旧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话语流利。他们讲起70年前入缅作战的血活经历,从远征军的组建到作战过程中的许多细节,是那样的记忆犹新,仿佛那是发生在昨天的事情一般。经历了人生近百年的风雨起伏,从一个初出牛犊的黑发少年到如今两鬓斑白的高龄老者,他们的语气平缓而温和,但当讲起当年战斗的惨烈的日军的暴行时,他们的感情立刻变得激越起来。通过这一幕,在场记者感觉到,70年那场战争给这些老兵带来的,将是永远的伤痛和永恒的记忆。
89岁的老兵卢彩文在采访行将结束之时,饱含深情地告诉两岸记者,他现在的生活比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而这都是由于各级政府的支持与社会各界的关心。他说,他今天坐在这里接受采访非常高兴,这说明国家、社会和广大新闻媒体没有忘记他们,感谢两岸记者能把当年那段历史真实地传播给读者,让后人了解到中国人英勇不屈的抗战事迹。听到卢彩文老人的这句话,记者不禁想起了一位远征军老兵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们不害怕死亡,害怕的是被遗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在最后,卢老以血淋淋的历史教训指出,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强大军事实力就无法保障和平
中国远征军的抗日英灵遗骸能够在近几年陆续回归祖国并被安葬于腾冲的国殇墓园,这得益于云南省委统战部长黄毅的大力支持与不懈努力。并且,据黄毅部长透漏,他打算发动各界力量,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缅甸曼德勒、腊戌、八莫、密支那、南坎、芒友、西保等当年远征军等主要战场新建中国远征军纪念碑,以慰在异国他乡战死沙场的无数英灵。
走出国殇墓园,记者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这一个小小墓园之内,保存了太多了的民族历史与记忆。正如黄毅在中国远征军抗日阵亡将士遗骸返乡介绍会上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追忆历史、致敬英雄,绝不是为了激发仇恨,而是要牢记教训,珍惜和平。两岸同胞应该更加紧密的心连心、手携手,更加坚定不移地走和平与全面发展道路,更加坚决地捍卫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登高望远、务实进取,在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抚平历史创伤,谱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新篇章。(中国台湾网记者 王文英)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