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地方  >   文化交流与合作

音乐厦门:来自海峡两岸的文化创想

2014年07月29日 10:52:06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2014厦门国际马拉松的发令枪即将打响,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马拉松将融入音乐的元素。为了筹备这场将于马拉松同期举行的“冬季恋歌”新年音乐会,位于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一角的“微风乐集”工作室这几日显得格外繁忙。

  这群来自五湖四海,如今共同生活在厦门的人都有一个叫“音乐厦门”的共同梦想。他们的发起人杨慕,是台湾最早的一批音乐创作人之一。

  “从前我说的是台语,现在我说那是闽南语,不管你是哪里的朋友……厦门亲像一首歌,咱们来唱给全世界听,让全世界听见厦门。”在10月底的“微风往事”两岸音乐会上,杨慕为厦门量身创作的一曲《厦门亲像一首歌》,首次唱响了“音乐厦门”的宏大愿景。

  初试啼音:共同唱响“音乐厦门”

  “梧桐轻轻摇,月夜繁星老,琴弦轻轻拔,抖落几许年少。”虽然创作了周治平出道时的处女作《春天你来》,但杨慕与他从未谋面。10月27日,“微风往事”两岸音乐会在厦门宏泰音乐厅内举行,一曲歌罢,两人久久相拥,让音乐会的气氛达致顶点。

  除了周治平,音乐会的表演者、主持人、特邀来宾乃至调音师大都是杨慕的朋友和学生,参加音乐会的台湾歌手,平均年龄超过45岁;而参加音乐会的大陆音乐人则是平均年龄低于26岁的新人,他们谋求“在新与旧的对话中,以音乐延续文化传承”。

  这场音乐会乃至背后延续整个10月的两岸原创音乐节,都是杨慕此前在两岸奔走数月的成果。

  杨慕原名杨锦荣。上世纪70年代,台湾的民歌浪潮开始风起云涌,作为第一代校园民歌手,他便开始了自己的音乐生涯。三十年过去,这位已届耳顺之年、当年因“不谙世事、不善逢迎”而淡出音乐圈的音乐人,却从去年开始着手发起一项空前的事业——打造“音乐厦门”原创音乐基地。

  “推动‘音乐厦门’肯定不能靠一个人的力量,我希望能由更多的人来发起。”虽然音乐会个人色彩浓重,但杨慕只是将自己看成一个支点,“‘音乐厦门’的成功不必在我,我只是希望原创音乐基地的学生通过我现有的影响力有一个未来,乃至让厦门成为音乐圣地。”

  音乐会主持人、厦门理工学院数字创意学院执行院长郭肖华也是“音乐厦门”的发起人之一,在他看来,这场音乐会体现了“音乐厦门”计划中的众多创想。

  “我们希望以流行音乐为突破口,然后逐步尝试古典与流行、怀旧与时尚、音乐与文学等各种音乐样式乃至文化形式之间的交流,这也符合厦门兼收并蓄的文化气质。”郭肖华表示,音乐其实完全可以独立成为厦门一个新的文化业态,以及集合各类文化交融试验的载体,而他们在这一系列探索之后的终极理想,就是将厦门打造成新民谣运动的发源地和音乐创作、人才培养、作品交易的基地。

[责任编辑:朱媛媛]

地方台办主任活动报道汇集

地方通讯员园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