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泉港10月1日电(刘真真)1日上午,作为第二届峰尾古城文化节的重要内容——“海国文明”历史文化学术交流会在福建泉港召开,来自两岸的近50名专家、学者对涉及“海国文明”历史研究的48篇论文进行了综合阐述,交流各自对海洋文明的起源研究。
会上,来自台湾的12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宗教信仰、船舰分析和建筑研究等进行了交流。来自台湾的施沛琳博士认为,峰尾镇是海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深厚的海洋文化,通过此次两岸之间的互动和学术探讨,无论从闽南地区的海洋历史根源,还是到台湾本土的历史研究,都密切了两岸之间的关系。
“‘作东南巨镇,起海国文明’,这是一幅镌刻在圭峰塔上的对联,引发了很多专家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海洋文明概念的出处的探思。”泉港区政府文化顾问团常务副团长陈华发告诉记者。圭峰塔始建于元代,位于峰尾半岛旧城顶东南隅的海岸岩壁上,坐西朝东,面对湄洲湾,与台湾一水相隔。
“泉港区的海疆古城、曲艺兼容、渔业对外辐射等,都展现了‘海国文明’典范。峰尾镇以海兴镇,是具有600多年的悠久耕海牧渔传统的渔商重镇。海国文明的色彩贯穿于人们的生活,姑妈宫、圭峰塔等人文自然景观诉尽古城渔村往昔的辉煌。时至今日,峰尾人在远洋捕捞、水产养殖、航海、造船等方面均创造出骄人的业绩。”陈华发说道。
泉港区文化馆馆长黄嘉辉介绍道,“峰尾人世代以海为田,海洋文化深远,从曾参与郑和下西洋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峰尾人为代表的制造的中国“四大古船”之一的福船,到衍生为文化精粹的古船技艺,再到源自海洋运输和贸易而来的瑰宝——北管音乐,以及两岸海国文明的一脉相传等都凸显了海国风范。”
“海洋文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开发、保护和继承海洋文化,来打造当代的海洋强国梦。”厦门大学的郭志超学者说道。
台湾佛光大学文学博士王启明认为,通过此次两岸文化的交流,对树立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很大的影响,也对两岸之间的海国文明深入研究有指导意义。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泉港区是闽南走向海洋的重要窗口之一,也是在史迹上最早反映“海国文明”的地方。据悉,泉港区为认真贯彻落实“着力整合人文资源,建设底蕴深厚的文化高地”和“举办海国文明研讨会”的要求,在泉港区乃至整个闽南区域的海国文明的形成、发展、演变的不同历程及其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多视野的研究探讨,打造泉港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泉港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并将为海峡两岸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提升与互动,促进泉港区及闽南地区的国际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借鉴意义。
本次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们对海洋文明的起源进行探讨和研究的研讨成果将汇编成册,并研讨对峰尾圭峰塔公园等进行整修的工作事项等。(完)
[责任编辑:朱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