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书院古朴考究的门庭。
崇德书院的屋梁一角,雕梁画栋的工艺、精雕细琢的手工,体现了闽南建筑的高超技艺。
巍巍达摩岩山下,耸立着安溪县仅存的古代书院——崇德书院,数不清的秀才举子曾从这里走出去,追求“治国平天下”的家国理想。同时,这里也是安溪最早的侨办学校——崇德中学的所在地。在时局动荡的民国时期,它见证了一批批爱国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捐资助学的拳拳爱国情。
走进安溪长坑乡政府,当年堪称“安溪第一学府”的崇德书院仍保存完好,后人尚可在此掬得古安溪的一脉书香。崇德书院,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为三进式庭院,第一进面宽五间,开三门,明廊式。二进为楼阁式庑廊,宽三间。后进与左右绕以房屋与第一进相连接,成为半圆形的整体,建筑风格独特。
崇德书院由清光绪年间贡生苏周家创办。自建成后,书院不仅成为培养科举人才的场所,也是附近乡里长老议事的地点。据说,安溪学子若要参加乡试等科举考试,首先要经过崇德书院的初试,考核通过的学子会得到书院开具的证明,才有资格参加高一级的科举考试。
“废科举、兴学堂后,书院在民国时期曾改名为‘崇德中学’,发展成为一所培养体系完善的完全中学,开启了安溪近现代教育的先河,其中杰出校友王祝三与爱国华侨官光厚功不可没。”崇德中学副校长陈木贵介绍,正是两人的鼎力贡献,崇德中学得以应运而生,翻开了崇德书院崭新的一页。
1925年,乡贤王祝三先生为募款建造剑斗桥一事南渡马来西亚,拜访长坑福春村旅马侨亲官光厚先生。当时官光厚身在异域,仍心系家乡的前途和命运,当即出资支持。商谈之间,两人提出“治乱基于教化,兴邦必先树人”的见解,倡议在家乡创办中学。于是,官光厚带头捐款4万元,并向菲律宾、缅甸、新加坡等海外侨胞以及港澳台同胞劝募,捐资者逾千人,募款10多万元。特别是陈诗景先生,变卖家产,捐出1万多元,倾资兴学,传为美谈。
1927年10月1日,安溪崇德中学首届校董会成立,决定以崇德书院为校舍,创办中学,定名为“安溪私立崇德中学”,设初中班,并办附属“崇阿小学”。
在办学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感人故事,其中一件尤为人称道:1930年,官光厚、王祝三与侨亲们商议,将募集的资金在厦门购置楼房13幢共计39间,作为崇德中学的永久性校产,通过提取租金作为学校的办学经费,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的生存困难。侨亲助学的佳话频传,当时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对此举十分嘉许,书写了“天助自助者,彼长我长之”一联赠官光厚。
崇德书院百余年的历史,也是一部爱国爱乡侨胞、港澳台胞和社会贤达热心桑梓教育事业的历史。目前,侨亲助学的优良传统依托崇德书院得以延续不断,书院成为情牵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桥梁,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乡亲不断返乡回馈乡梓,支持教育和公益事业。
流连在书院的碑廊中,看着镌刻的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仿佛朗朗的读书声又在耳畔回荡。(记者 刘深魁 通讯员 李振辉 张晓斌 文/图)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