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地方  >   文化交流与合作

“戏曲活化石”再焕新彩 两岸同唱“竹马戏”

2014年07月29日 11:07:29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还未走进漳浦县芗剧团的排练厅,咚锵咚锵的锣鼓声,咿咿呀呀的唱戏声,接连传入耳中,声调婉转、旋律悠扬,令人为之一振。剧团副团长杨海港说,戏班正在加紧排练竹马戏《跑四美》,马上要配合县里交通法规宣传,到乡下去搭台唱戏。

  唐宋遗音——竹马戏,有“戏曲活化石”之誉,是漳州地区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它始于唐代民间歌舞跑竹马,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李白《长干行》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描绘的便是竹马戏于民间流行的情与趣。台湾也有竹马戏,俗称“布马阵”,清初随着漳州人迁台而移植台湾。2009年,漳浦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竹马戏艺术之乡”。竹马戏得到了有效传承与保护,并传唱两岸。

  “2000年剧团到台湾大学演出,台大还专门停课一小时,方便师生来看竹马戏,”杨海港对此至今记忆犹新,“真是没有想到这么受欢迎,大家都乐成一片。”这是杨海港第一次赴台演出,这样的经历也坚定了他传承好竹马戏的决心。

  近年来,漳浦竹马戏主动与台湾对接交流,走出去与引进来,实现了竹马戏的“小戏大唱”、“两岸同唱”。同时,漳浦芗剧团的规模也不断发展,从乡下庙会到城市剧场,班子邀约不断,好不热闹。该团年轻演员徐燕梅说,竹马戏充满幽默感和戏剧性,演员也享受到了很多的乐趣,希望能唱好并传承竹马戏这种“南方二人转”。

  台湾布马阵与漳浦竹马戏同根同源,台湾吴腾达先生所撰《布马阵》说:“布马之起源甚早,但原先并非叫布马,而是与布马形态类似的竹马戏。”近年来,随着两岸戏曲文化交流日益热络,漳浦竹马戏与台湾戏曲的联系更加紧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性发展。

  杨海港介绍,竹马戏走进台大搭台唱戏,只是漳浦芗剧团在台湾巡回演出中的一场。2000年,剧团应邀赴台进行为期9天、连续8场的巡演,表演了《唐二别妻》、《跑四美》等竹马戏传统剧目,场场爆满,赢得如潮好评,轰动宝岛;2010年,台湾东森电视台等媒体来到漳浦,对漳浦竹马戏进行专题拍摄;今年8月,漳浦县芗剧团与台湾陈美云歌仔戏团正式结为“姐妹团”,双方携手传承和发扬竹马戏文化。

  漳浦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表示,两岸竹马戏要互相交流、互相借鉴,要在保持竹马戏原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丰富竹马戏剧目,同时做好文化基层服务工作,让更多的人认识竹马戏,给漳浦竹马戏的生存发展培植新的土壤。

  “一曲琵琶出塞,数行箫管喧城,不管明妃苦恨,人人马首欢迎。”走出排练厅,杨海港介绍起这首清代的“竹马”诗,若有所思,“希望竹马戏这一传统的古老剧种,我们能够唱好、传承好,让它再焕新彩。”(记者刘国峰 李向娟 林娟 雷光美 刘深魁)

[责任编辑:段方君]

地方台办主任活动报道汇集

地方通讯员园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