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柏森森,华表庄严。6日,位于河南省临颍县的陈星聚纪念馆一改往日的平静,迎来了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官员及陈星聚后人。众人此行,一方面是为了祭奠、缅怀这位曾在台北立下汗马功劳的知府,另一方面是让两岸民众知晓陈星聚不为人知的故事,以此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据史料记载,陈星聚,河南省临颍县台陈村人,1817年出生。光绪四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台北府,陈星聚出任台北知府。在任期间,陈星聚政绩卓著,兴修水利,修筑加固台北城池,率众抵抗法国军队入侵。后积劳成疾,于中法战争结束当年病逝,安葬于故里。
一百多年前的台北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台北市市长。陈星聚在台北留下了哪些印记?
“其实,在台北,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位历史上的‘台北市长’”,台北市议员汪志冰说,但陈星聚主政台北期间的祭孔习俗,仍一直延续至今,“每逢孔子诞辰,台北市长都要带领官员到文庙祭拜。”
“有关陈星聚的历史记载在大陆和台湾鲜为人知,民众只知台湾巡抚刘铭传,不知台北知府陈星聚。”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赵书刚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但陈星聚作为清朝政府官员对台北行使管理和治理,清楚表明台北府作为中国地方政府的历史事实,他带去的大陆祭孔习俗,也是最鲜活的例证。
不过,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位于河南临颍县的陈星聚纪念馆,正在成为民众了解这位中国首任台北知府的重要平台。该纪念馆不仅吸引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及夫人的光临,也为数以万计的台胞搭建了与大陆互惠互利、共赢共荣的桥梁。豫台合作的新编豫剧《台北知府》则更是享誉两地。
在同日举行的“海峡两岸陈星聚研讨会”上,年逾花甲的台湾“中华博远文化经济协会”会长卢博文当场泼墨挥毫,赞其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民族英雄,其事迹永远镌刻在两岸人民心中,充分说明两岸同宗同源的事实。
陈星聚第五代嫡玄孙陈永宏向记者坦露心声:未曾去过台北的他,希望能带领族人沿着陈星聚当年前往台北的赴任路线,探访、寻亲、搜集素材,以完善陈星聚史料记载。(记者 李贵刚)
[责任编辑: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