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地方  >   文化交流与合作

1937改变人生轨迹 一位台湾音乐人的抗战情结

2014年07月29日 11:13:14  来源:新华网
字号:    

  11年前,22岁的台湾大学生张穆庭平生第一次去了大陆。几年后,他写下一曲《1937》,还贷款300多万元新台币,再度跨越海峡在古城南京拍摄同名音乐电视。

  如今,已经工作多年的张穆庭就职于台湾一家企业,但他一直坚持音乐创作,而让他更放不下的还是“1937”。

  “1937,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这个在台北土生土长的年轻人说。

  1937,于中华民族而言,那是一个浸染着血色的年份——“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进入全面抗战;其后,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而那一年,宝岛台湾已经被日本殖民统治了42年之久。

  对于1979年出生的张穆庭来说,1937年的大陆曾经是历史教科书里的一个片段。直到2001年,在北京的一次偶然邂逅让祖代世居台湾的他与“1937”不再遥远。

  “那是在老舍茶馆附近的一条胡同里,我偶然遇到一位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原来他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张穆庭结识的这位老大爷年轻时是秦淮河上摆渡的船工,“南京大屠杀”发生时,因为到外地撑船才幸免于难。当他重回南京,却再也找不到初恋的女友。后来,老人辗转来到北京成家立业。

  这是张穆庭第一次如此直接触摸到那段历史。从此,这个故事在他的记忆里再也挥之不去,于是后来便有了那首《1937》。

  “一扁舟,桥下轻划过,老船工,道尽长江愁。多年后,旧地寻芳踪,人去楼空,意悠悠。枫桥过,但见雨花楼,渡江口,伤痛泣诉说。墙垛破,遍地满疮孔,化归尘烟,雨水落……”张穆庭以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曲词,表面书写个体的悲欢离合,却痛陈出历史的宏大叙事。

  张穆庭还为这首歌开设了同名网站,浏览量已有数百万人次。在首页上,他如是写道:“仇恨可以放下,历史却不能忘记!”为了拍摄《1937》的音乐电视,张穆庭用家里的房子作抵押向银行贷款,如今还有两三成没有偿清。

  “《1937》或许是个偶然,我的动机很单纯,就是希望保存那段历史。”然而,就是这样的偶然,之前一直在学习创作流行音乐的张穆庭走上了另一条音乐道路。

  那之后,张穆庭又创作了抗战题材歌曲《殇》,是专为纪念“慰安妇”而写的。去年,他再次来到北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加了“海峡两岸青年同唱抗战歌曲”活动,演唱了新作《长城》。

  在台湾,张穆庭还成立了以“纪念抗战”为主旨的“1937艺术联盟”。眼下,他正在策划一场两岸青年同唱抗战歌曲的演唱会,希望在大陆29所大学和台湾大学巡回演出。

  为了这个演唱会,他正四处奔走,寻找资金支持,希望巡演能在今年9月如期从北京“起步”。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毕竟到目前他还基本上是凭着一己之力,至少数百万元新台币的经费还没有着落。

  “很多人说我是‘疯子’,说我的想法是个‘疯狂的计划’。”张穆庭笑着说。

  为了自己的理想,他已经换了好几份工作。张穆庭是家中的长子,双胞胎妹妹现在都在美国。“我压力挺大的,父母已经为我的‘疯狂’焦头烂额了。我也想过放弃,可是不行,我还是放不下。”他说。

  张穆庭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台湾南投人,母亲是基隆人。小时候,他还曾听外祖父说起家族参加台湾秘密抗日组织的故事。“不管是《1937》的偶然,还是家族的历史,我做这样的人生选择是有迹可循的吧。”

  “我想,如果能通过音乐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记住那段属于两岸的共同历史记忆,现在所有的承受与付出都是值得的。”张穆庭说。

  在微博上,张穆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以音乐消弭两岸纷争,以音乐谋求两岸和平,一直是我坚持的信念。我相信,音乐不只是娱乐,更承载着和平的使命,并深深影响着下一代的幸福。”

[责任编辑:段方君]

地方台办主任活动报道汇集

地方通讯员园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