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奇迹”为主题的两岸大学青年全球环境论坛24日在台湾大学万才馆的教室中举办。
这是一场规则特别的论文发表会议。第一篇论文《城市播种计划研究——以台湾及墨西哥为例》12分钟报告时间里,8位学生接力介绍研究成果,他们分别来自台湾中兴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北京邮电大学讯息工程系、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学系等不同地区的不同高等学校。
此前一天,这些伙伴才在台北第一次见面,但彼此已不陌生;过去2个多月,通过网络讨论,他们以团队合作方式完成一篇大家都投注极大兴趣的科学论文。
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的郭怡均在她负责的论文“绪论”中写道,墨西哥和台中的城市菜园生态让我们能讨论它在不同情境的效用,也让我们发现城市菜园的确能给城市人民自给自足的生活。
郭怡均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8个伙伴通过网络聊天软件SKYPE参与了论文撰写的全过程,也认识了彼此。“我发现年轻人之间的距离没有那么遥远,两岸青年对新观念、新知识的吸收摄取,弹性非常宽,经过互相讨论很容易取得共识。最大的落差其实是用词,有时候两个词讲同一个观念,要互相用网络搜索比对一下。”
为写好这篇论文,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李坤就近研究墨西哥城市播种计划。
来自北京的李坤,因父母长期在北京交通大学工作而被推荐参加这项论坛。他说,合撰科学论文是十分有趣的过程,在相约网络交流的团队合作过程中,可以认识新朋友、获得写作技巧并共同开发思想;这也是他连续第2年参与此活动。
论坛中,还提交有《实现洁净城市的可能性——以山东日照市为例》、《绿建筑认证——以台北101为例》、《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的环保瓶颈与展望——以澳大利亚为例》等多元题目的论文。
在多小组的深度合作中,两岸学子饶有兴致地重新认知彼此。台湾大学游雅杰说,研究“洁净城市新愿景”问题时需要认识不熟悉的城市,大陆伙伴在工作分配上配合度高而且谦虚,改变她以往所假想的“大陆学生太积极、具有侵略感”观点。
世界领袖教育基金会秘书长、交通大学应化系教授余艇表示,大环境变迁与资源短缺将是21世纪青年共同面临的首要挑战,希望藉由青年学子共同参与这个全球性议题,加深两岸交流的深度、广度。主办方也希望,青年们在交往中“对两岸和平更有理想与使命感”。
这项“两岸大学青年论坛”由台湾世界领袖教育基金会与北京交通大学连续多年主办。今年吸引大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9所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12所台湾大学近200位师生。
25日,与会两岸青年还将前往新北市政府会议厅,与长期经营台湾地方建设的市长朱立伦当面交流环保议题。(完)
[责任编辑: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