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原貌修复的鳌峰书院大门
鳌峰书院石碑
周末的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显得格外安静,师生们都放假了,校园一隅的鳌峰亭空无一人,这座被榕荫庇护的红柱水泥亭在晨光中充满了古典气息,亭边有一块石匾,上书“鳌峰书院旧址”。这是当年堪称“东南第一学府”的鳌峰书院硕果仅存的部分,余下的皆焚毁于辛亥光复时的一场大火中。如今政府已在“二附小”对面的格致中学边上按原貌重修鳌峰书院,过不了多久人们便可一睹昔日福建最高学府的风采,掬得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一脉书香。
鳌峰书院由福建巡抚、著名理学家张伯行创办于清康熙年间,时为清代福州四大书院之首。因其位于鳌峰坊内,南面正对着于山顶上的鳌顶峰(今九日台),宋代状元陈诚之高中前曾在那里埋头苦读,取“独占鳌头”之意而得名。书院以弘扬程朱理学为宗旨,以教、学、研、编为经,以出当世名士为纬,定期从全省择优录取秀才,聘各方名士讲学,深受朝廷器重,康熙皇帝曾为鳌峰书院亲题“三山养秀”的匾额,乾隆皇帝写了“澜清学海”的横榜。据史料记载,书院的全盛时期为清嘉庆年间,当时院内建有藏书楼、监院公廨、大成殿、文昌阁、五子祠、二十三子祠、张公祠、三贤五先生祠、正宜堂、崇正讲堂、敦复斋、致用斋等楼群,有学舍140多间,可纳400名考生的考棚;还修有《鳌峰书院志》,留下了书院建筑的详尽记载和书院全图。如今修复书院就是以《鳌峰书院志》为蓝图。
从1707年至1905年,鳌峰书院执福建学术文化牛耳近200年,其间培养了无数栋梁之材。据《鳌峰书院志》记载,截至嘉庆十年(1805),鳌峰书院共考取进士163人,举人700多人。这些人当中,“上者醇茂敏达出为公卿,次亦化其乡人。”其中有撰写《郑成功传》的郑亦邹;有早期开发台湾的蓝鼎元;有为百姓秉公执法的陈若霖;有大学问家陈寿祺;有“政事文章,经史著述,卓然当代伟人”的梁章钜;有为官清廉、曾国藩的导师廖鸿荃;有“开眼看世界”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等等。据悉,林则徐在鳌峰书院求学7年,一直到20岁中举人为止,如今鳌峰亭的亭柱上还镌刻着林则徐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这里是福州历史文化的标志和清代福建名人的摇篮实不为过。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废止,书院改为“校士馆”,后又改为福建法政学堂。
“台湾书院所定规制,大体与闽省同。盖台湾居民泰半为闽籍,其所建书院亦多取则于八闽,尤以受福州鳌峰书院之影响特大。”这是前台湾大学教授张正藩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从鳌峰书院能寻着闽台间深厚的文缘。台湾文化大多源于福建文化,在台湾建省之前,清朝所任命的台湾府、县级文教官员,几乎都是福建人,其师资力量也主要来自福建。台湾书院绝大多数建立于清康熙朝以后,更是深受鳌峰书院的影响;海东书院的学规,就直接复制于鳌峰书院。
由于台湾当时是福建属下的一个府,鳌峰学院这座东南第一学府就成了台湾学子仰之弥高的最佳求学圣地。《鳌峰书院志》有载,书院建立后,“十郡士膝踠足而至”,这里所指的“十郡”,就是福建原有的九个府加上台湾府,鳌峰书院的许多台湾籍学子其姓名该志书都登记在册。另据史料记载,截至1804年,鳌峰书院学生中仅取得举人资格、有确切名姓记载担任台湾教谕、训导的就有8人,至于没有取得功名的鳌峰学生到台湾任教谋生的,更是不计其数,他们把福建的理学传统在台湾广泛深入持久地传播开来,对开发台湾的文化教育功不可没。(记者 林娟 文/图)
●专家点评: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卢美松:清代福州鳌峰书院与台湾各地书院的渊源十分深厚。台湾书院的学规制度直接模仿自鳌峰书院,台湾学生纷纷到鳌峰书院求学,他们学成回乡后有的成为台湾书院的掌门人,通过任教为官等各种途径把福建文化传遍台湾,从文化上将闽台两地融为一体,影响可谓深远。
[责任编辑: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