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地方  >   文化交流与合作

解读广州中山纪念堂 文物保护工作令台胞惊叹

2014年07月29日 11:48:44  来源:你好台湾网
字号:    

  你好台湾网广州11月24日消息(记者 钟智跃 黄永波)11月23日,作为重温国共第一次合作那段历史的一部分,记者来到了广州中山纪念堂,在纪念堂管理处书记钱晓清的引导下,我们开始了对这一神圣之地的全新解读。

广州中山纪念堂外观(你好台湾网 黄永波 钟智跃 摄)

广州中山纪念堂正门(你好台湾网 黄永波 钟智跃 摄)

  解读:用建筑的语言体现孙中山的思想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八角形宫殿式的建筑,整座建筑面积约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抱厦建筑组成。重檐歇山顶的中央,高悬着一块蓝底红边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4个大字,雄浑有力。正面檐下,内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围的朱色水磨大石柱,拱托着彩绘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图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细。纪念堂礼堂上方是高达3.79米,直径最大处有4.075米的椭圆形金顶,最初可容纳5000人。

  根据吕彦直先生的设计,纪念堂既是中西合璧,同时也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为什么说是中西合璧呢?”钱晓清说,“礼堂大厅的内部建造是东罗马拜占庭式的建筑,而纪念堂的外壳采用的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依照皇家建筑风格设计,就如同给西式建筑穿上了中国建筑的外衣。”

  为了体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设计者也是用意颇深。为体现民族主义思想,纪念堂外观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攒尖顶结构,重檐歇山抱厦建筑风格;礼堂的西式大穹顶,东罗马拜占庭式建筑设计,加上当初设计的“圆桌会议”布局,体现的是民权主义思想;外墙内阁的纹饰有祥云、如意、麦穗等反映民生的图案,形象体现了民生主义思想。

  在全面了解了纪念堂的设计立意之后,再综观全馆,让人由衷感叹设计者吕彦直先生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其对中山先生思想的完美建筑诠释。

  台湾游客:没想到保护的这么好

  广州中山纪念堂自1931年竣工以来,政府虽然有一些拨款,以及华侨和爱国人士也有部分捐款,但资金仍不充足。1938年,日军轰炸广州,中山堂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毁,在之后的战乱期间,也都没有多少钱来维修保护。

  到1949年,纪念堂已经破旧不堪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纪念堂的保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广州市政府几乎每年都要拨一些款项进行修缮。其中比较大的有两次,分别是1963和1998年。

  钱晓清向我们讲述了前段时间一个台湾旅游团来中山堂参观的经历。台湾同胞在参观了中山纪念堂后表示很惊讶,他们说,“真没想到,你们把纪念堂保护的这么好”。钱晓清解释说,共产党人对孙中山先生也是非常尊敬的,保护好这些文物是理所当然的事。

  广州中山纪念堂管理处钱晓清书记向本网记者介绍图片展情况(你好台湾网 黄永波 钟智跃 摄)

  广州中山纪念堂:希望与台湾进行合作

  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大部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休闲地,是对民众免费开放的公园,同时也承揽各种大型会议,以及一些文艺演出等。而钱晓清向记者说,他更愿意纪念堂成为一个主题公园,一个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的主题公园。因为孙中山先生与台湾有着莫大的渊源,中山纪念堂每年也接待了不少台湾媒体和台湾同胞的访问。去年10月,由广州中山纪念堂制作的纪念堂模型安置到了台北阳明山中山楼,并进行长期展出。

  钱晓清表示,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能到广州中山纪念堂来看看,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拥有非常丰富的文物资源,我们也非常希望能与台湾进行合作,特别是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时候,希望两岸共同来做一些活动,推动两岸的交流。

[责任编辑:宿静]

相关内容

地方台办主任活动报道汇集

地方通讯员园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