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乌兰牧骑资料图片
乌兰牧骑,是活跃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种小型文艺演出队。“乌兰牧骑”中,“乌兰”在蒙古语中意为红色,“牧骑”是树枝上的嫩芽,直译为汉语,就是红色的嫩芽,意思是指一支年轻的、小型的红色文化工作队,所以后来翻译为汉语即为“红色文化工作队”。
长期以来,从事牧业生产的蒙古族人民往往是几个蒙古包聚居,需要换牧场时,又要迁移。过去,蒙古族牧区常有一个或者几个会说书的游动艺人到各个蒙古包去演出,他们也演出其他文艺节目,蒙古族同胞把他们称为“呼仁乌力格尔”(蒙古族语意为“说书人”),对他们十分欢迎。但是,“呼仁乌力格尔”人数少,演出也很单调,不能满足广大牧民的文化生活的需求。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才能满足广大牧民的文艺生活需求,一直是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努力探索的事情。
20世纪50年代,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委第一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的乌兰夫,在视察过程中发现,基层文化生活很缺乏,特别是牧区分散居住的广大牧民,长期看不到戏剧、电影、文艺演出。他在去北京开会时,在一次与周恩来见面时,向周恩来讲到了这件事。周恩来指出:是否可以研究一种能够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办法,建立相应的队伍。乌兰夫听了这个话后,开始思考并指示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干部研究这个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一开始,内蒙古许多地方尝试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旗、县建立文化馆、文化站。但文化馆、文化站一般只设在旗、县里,平时虽然也下乡到基层组织文化活动,毕竟人力有限,一年到头只能到几个地方活动,仍然无法满足生活在广大牧区的群众对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乌兰夫同志发现这个问题后,1957年初又向周恩来做了汇报。周恩来指示:要进一步探索适应广大牧区牧民分散生活的文化活动形式。乌兰夫回到内蒙古自治区后,向自治区常委会传达了周恩来的意见。1957年5月初,自治区文化局认真分析了全区大部分地区长期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影、演出、展览、图书的实际情况,作出了关于在牧区进行文化工作试点的决定,这个决定向内蒙古自治区委报出并得到自治区同意后,文化局派出几个工作组深入牧区调查研究。工作组到了几个牧民分散居住地区进行调查,了解了牧民们文化生活贫乏的情况。回来后,经过一番研究提出:鉴于牧区、半农半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和居民居住极其分散的情况,必须建立一种装备轻便、组织精干、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这种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最受牧民欢迎,同时由于人数少,不需要投入许多钱置办演出道具,活动轻便,一挂马车即可将演出人员和器具装下,很容易在广阔草原上行动,到各个牧场去演出,可以把文化服务的面铺得更大。乌兰夫认为这样做好,建议要先搞个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向全自治区推广。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决定,先在文化活动比较活跃的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搞试点。这样,在1957年春天,内蒙古自治区的苏尼特右旗,产生了一支由9个人组成的文艺演出队。这支文艺演出队人数虽然少,但却表演各种蒙古族人民喜爱的文艺节目,包括唱蒙古族歌曲,跳蒙古族舞蹈,表演“好来宝”(蒙古族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说蒙古书(即呼仁乌力格尔)等。这支文艺演出队深入到边远牧区,采取巡回演出的形式给分散放牧的牧民演出。他们表演的大多是密切结合牧区生活实际,反映生活现实的节目,从不问观众多少。他们的演出受到广大牧民的真诚喜爱和欢迎。牧民们把自己的蒙古包让出来,给文艺演出队住,把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食物给演出队员们吃,还向文艺演出队献上哈达和热腾腾的奶茶,称他们为“乌兰牧骑”。
第一支文艺演出队巡回演出成功后,苏尼特右旗即以牧民们对文艺演出队的称呼——乌兰牧骑为这种小型轻便的文艺演出队命名。为了及时总结经验,旗委、旗政府在1957年6月17日举行第一支乌兰牧骑成立大会并进行了汇报演出。第一支以乌兰牧骑命名的文艺演出队,共有队员12名,只有5件乐器,2辆勒勒车。虽然条件差,但乌兰牧骑队员们热情很高,开始了创建一项崭新事业的艰难历程。这支乌兰牧骑在54天里行程3000余公里,演出30多场,把自己创作的文艺节目送到了最偏远的蒙古包。
乌兰夫去北京向周恩来汇报了乌兰牧骑成功的情况。周恩来听后非常高兴,认为这是文艺为广大牧民服务的最好办法,并且提出,要继续总结乌兰牧骑的经验,坚持这种做法。
回去后,乌兰夫在内蒙古自治区常委会上传达了周恩来的意见。1957年9月5日,自治区文化局召开了全区牧区文化工作会议,交流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并在全区推广开来。之后,内蒙古自治区许多地方也建立了乌兰牧骑。每一支乌兰牧骑队伍10人左右,人人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能,乐器简单轻便,交通就是乘坐马车。他们到牧区去为基层牧民巡回演出,演出的节目都是取材于农牧民的生活,为广大农牧民所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