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汞都”万山创造资源枯竭区“逆转”奇迹
湘黔交界、武陵山脉深处,“汞都”万山记录着中国工业兴衰的历史沧桑。这片“聚宝盆”曾作为工业重镇“红极一时”,却终因竭泽而渔掠夺开采而资源枯竭、汞尽城衰。
“万山压顶、没有退路,唯有背水一战突出重围”,依靠“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民生保障托底”路径,万山危难境地寻找生机,开拓资源枯竭地区转型新路。
汞尽城衰,“壮士”逆境断腕谋生路
万山,因汞而建、因汞而兴,也因汞而衰。
汞储量世界第三、亚洲之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建“中国汞都”,万山被列为县级行政特区,五湖四海的人才在这里汇聚,最繁华时有“小香港”“小深圳”之称。
可是,“杀鸡取卵”式掠夺性开采埋下了巨大隐患,曾长期担任万山特区区长、区委书记的饶正海回忆说,竭泽而渔的开采留下漫山遍野的矿渣,松散的矿渣堆积体遭遇降雨形成山洪,全区三分之一田土流失,水利、电网设施频遭冲毁,土壤、河流被污染,溪沟鱼虾绝迹,大面积采空区导致地面塌陷不断。
特区从“特富特好”变成了“特穷特差”,全区财政收入最低一年只有300多万元,还不够应付水电费。进入本世纪后,万山汞矿资源枯竭,于2002年被政策性关闭破产。7800余名矿区居民失去了生活来源。矿区群众为待遇、住房、医疗和就业等频频上访。
48岁的谢望军曾是贵州汞矿质检科一名技术员,汞矿破产后,他跑过出租车,还去浙江、宁波打工。他说,汞矿工人家里通常是一人养活一家人,“到了冬天,每家都要像藏宝贝似地把煤棚看好,怕被偷了”。
“历届万山区委政府不断探索脱困出路,种过烤烟、栽过蔬菜、养过猪,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万山的发展问题”,万山区委书记汤志平说。
2009年,万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万山脱困转型进入新的起点。
挖掘存量释放增量“双转型”驱动“逆转”之路
“汞尽城衰”,产业转型迫在眉睫。但“转型”两个字对万山来说却重如泰山,发展的路上不能再“摔跤”了。
铜仁市委书记刘奇凡说,万山区要走出发展困境,必须创新加实干,突破传统思维,探索资源枯竭区转型发展新路。全区干部改进作风,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2011年初,特区确立了“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民生保障托底”的转型发展思路。
“双转型”模式,让万山走出了一条蜕变重生之路。
汞资源枯竭了,但技术人才还在,废旧资源还可再利用。发挥老工业基地和技术人才优势,万山规划30平方公里“转型工业园”,由资源型汞业向技术型汞化工转变。截至目前这个园区已入驻69户企业。
由原万山汞矿工人再创业组建的银星汞业公司,先后开发出30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企业生产的氯化汞、低汞触媒、金属汞等系列产品,占据全国同类产品70%的市场份额,其中锑汞分离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腾笼换鸟、异地转型”让逼仄的万山区突破大山阻隔,展开“飞翔的翅膀”。刘奇凡说,原铜仁市的谢桥办事处作为万山城市转型的主城区,新老联动、同城发展,万山由边缘化向中心城市融合发展转变;由孤立发展的城镇向“产城一体”发展转变;由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转变。
民生托底“输血”变“造血”资源枯竭区闯同步小康路
5年来,万山转型得到中央、省、市大力支持,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累计投入48亿元为万山“输血”,重点安排民生项目7大类48项,为万山转型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84岁的廖书顺和汤治衡老夫妇,从湖南来到万山已经57年,去年,他们从“棚户区”搬进了犀牛井保障房社区,住进三室一厅的廉租房。这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他们只需支付2.8万元。此前,他们一家三代人在30平方米的工棚里住了近30年,没有厕所和厨房,用竹篾做的墙体透风透雨。
5年来,万山投入2.3亿元在老城区和谢桥新区修建廉租房4080套。今年将继续新建廉租房、棚户区改造房2700多套,低收入居民将彻底告别无房和破旧房的日子;原贵州汞矿退休职工养老金由2008年人均1045元增加到2013年的1994元,五年中增长近一倍。
“破茧重生,羽化成蝶”,铜仁市市长夏庆丰说,五年来,通过艰难转型,万山生产总值由2008年4.6亿元增加到2012年20.8亿元,财政总收入由0.65亿元增加到2.3亿元。到2016年,万山将建成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