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使者

时间:2012-02-09 14:2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团团”和“圆圆”是和平的使者,榆社南村站佛也是和平的使者,但南村站佛的“出使”经历更特殊。

——题记

  我的故乡有个诗意的名字,叫云竹,云竹镇往东南约10里有个小村叫南村。南村与榆社所有的村子一样,有山、有水、有原生态的村落和朴实厚道的村民,并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十几年前,村口路边有两尊佛像却煞是惹人注目,一尊是坐佛,一尊是站佛。坐佛现在依然慈眉善目、雍容典雅地安坐在榆社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站佛却在经历了一番不同寻常的磨难之后,成为一个特殊的使者到了海峡对岸的台湾。

  儿时,父辈的人们就曾给我讲过南村石佛不同寻常的历史背景,大致是说榆社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曾哺育了后赵皇帝石勒这样的乱世枭雄。石勒的名望,不只因为他是一个一统北方万里之邦的帝王,更是由于他在北方大兴佛教,以佛法和谐多民族的共存,直接引领并促成了佛教在北方大地的兴盛。也正是那时候开始榆社就与佛结缘,建起了瘗藏有佛祖真身舍利的天下第十八塔“榆社大同寺舍利塔”,历朝历代涌现出了众多的石刻造像、塔楼寺碑等与佛事相关的佛教艺术瑰宝。缘于此,榆社获得了“早期帝王和佛教文化的博览室”美名。南村的坐佛、站佛就是在这种浓浓的佛教文化中孕育和诞生的。

  遗憾的是,不管在什么时候,美的东西总是最容易遭到戗杀和破坏的。1994年,短短一个夏天,榆社连续发生了十数起文物被盗案。令人痛心的是,所有被盗文物,无一例外地全是分布在野外的佛教石刻造像!其中一尊,即是被列入国家一级文物的南村石刻站佛。该造像为唐朝石刻,高4.6米,姿态高大英武,衣衫纹饰流畅飘逸,面目慈祥威严,隐隐有唐王李世明之风。这尊石佛暗含了万民百姓对和平生活的依恋和景仰,是一件典型的以佛教形式赞颂大唐盛世的艺术作品。这尊佛像也是榆社石刻中最为精美的一尊。后经警方多方侦查,虽然拘捕了一伙来自河北的文物惯盗,但得到的口供却更令人失望:南村站佛已以68万元的黑市价被偷运出境。自此之后,南村坐佛与站佛生死两茫茫,遥遥不复闻。

  这一年,无疑是榆社文物管理部门的一个耻辱之年,但也是一个警示之年。因为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县里方开始在切实加强野外文物的管理与保护上下开了真功夫,但不管怎么说,南村站佛已成永失之痛,带给人们的只能是惋惜与悲伤,带给那尊坐佛的只能是孤独与思念。

  历史的宿命往往总是很出乎意料的。1999年,也是一个夏天,台胞郑怀榆奉父亲郑裕桐之命,回原籍榆社祭祖扫墓。郑裕桐先生是在1949年随国民党到台湾的无数国民党老兵之一,也是自1988年4月第一个回榆社探亲的台胞王佐才之后,于次年第二个回乡探亲的台胞。那一次,老先生曾说过几年条件好一些后要回乡定居,要落叶归根,但想不到,此言竟成了他这一生当中又一个莫大的遗憾。回台后的第二年,老人便一病不起,只给儿子留下一句“回家看看”,便溘然而逝了。一如之前接待王佐才、郑裕桐一样,榆社的父老用最为朴实的浓浓乡情迎接了郑怀榆的归来。在即将离开榆社的那一天,郑怀榆看着这片和他连根连心的土地,看着这片土地上正在变化着的一切,看着一张张和自己一样的黄皮肤面孔,这位满脸粗砺的壮汉不禁热泪长流,跪在高高的文峰塔前,虔诚地叩拜三记,又将塔前的一抔黄土随身装了,这才依依而去……

  也就是在这一次,郑怀榆给榆社带回了一样天大的惊喜:榆社南村站佛,现已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展出!而且,郑怀榆将他“偷”拍到的一张石佛照片也交给了榆社有关方面。果然,经文物部门与留存的资料照片反复核对,确系南村站佛无疑!

  至此,这尊石佛是如何被盗贼一步步偷运出境,又是如何在境外颠沛流离,又如何被台湾故宫收藏的等等所有的疑问,似乎已经都显得不是那么太重要了。当然,牵挂依存,遗憾仍在,但数年之久的杳无音讯一下子又有了下落,而且知道它尚还留存在和我们讲着一样语言的土地上,总该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而且,正如郑怀榆先生说的,“我正是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才了解到家乡的历史,正是通过对这尊站佛的认识才感悟到家乡的善美”。恐怕连当初那些惯盗也没有想到,这尊在他们看来只能是换取“美钞”的石佛,竟在无意中变成了一名特殊的和平使者、文化使者。

  郑怀榆先生拍摄的这张榆社南村站佛放大照,至今仍高挂在榆社县博物馆第二展厅的正墙之上。而出于保护目的被迁至博物馆的南村坐佛,此时也正默默无语的在与照片上的站佛悄然对视着、诉说着丝丝情愫……

  坐佛曰:“相守千年,汝今何在?”站佛曰:“四海之内,皆是宇内,吾在东海之滨,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祈祝和平,一切安好!阿弥驼佛!”

  每每行至此间,驻足静观,总觉得面前这尊坐佛和站佛那微启的双唇,似乎都在倾诉着什么,而那一双双沉稳的双眸,更是一直在定定地遥望着远方。哦,佛心有灵,定会顿悟:从台湾到榆社虽然路途遥遥,但你我间可以自由行走的这一天真的已经很近了、很近了…… (作者 李旭清)

编辑:郭庆娜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