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台湾台东县少数民族参访团到四川宜宾市参访

2018-05-23 16:1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参访团一行合影留念。(图片来源:宜宾市台办)

  中国台湾网5月23日宜宾讯 “团结起来,相亲相爱,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5月14日晚,台湾台东县少数民族参访团来到四川宜宾市,两岸少数民族同胞在宜宾市珙县玉和苗族乡唱响了《我们都是一家人》,大家手挽手、心相连,唱欢快的民谣、跳喜悦的苗族竹竿舞,为两岸深厚的情谊载歌载舞。

  这是川台少数民族在宜联谊联欢活动中令人难忘的一幕。借由此次活动,两岸少数民族同胞相聚一堂,相互交流文化,促进两岸情谊。台东县参访团也在此次欢乐的旅程中领略了珙县苗族乡的独特魅力。

  走进珙县农耕文化传习馆,参访团一行便被大厅中由八种谷物制成的“传承非遗 习练手艺”所吸引。“我们也有类似的做法,在过年的时候我们会带着家里的小朋友,用瓜子壳来制作年画。”参访团成员蓝淑艺表示传习馆很好地保护了传统文化技艺,这是两岸同胞都乐于看到的。

  珙桐公社成立于2014年3月,是市民学习书画摄影、听公益讲座的好去处。在这里,参访团成员王秋兰写下“两岸一家亲”几个字,得到大家热烈的掌声。“‘两岸一家亲,是最容易想到、且最能代表两岸同胞心愿的几个字。”王秋兰表示,“艺术是日常生活的累积,两岸同文同种,先人的智慧需要我们的传承,很高兴看到我们两岸在做着同样的事情。”珙桐公社负责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何其健也挥毫泼墨,写下了“珙桐花开香两岸”几个大字,表达对两岸同胞的美好祝福。

  在玉和苗族乡凤凰社区苗族蜡染以及传承培训基地,一幅幅精美的蜡染作品、一件件精致的苗族服装、各式各样的蜡染工具,让参访团成员们目不暇接。这些蜡染作品构图独特,线条流畅,疏密得当,花纹图饰漂亮精美,图案大多是几何形,以花卉装饰见长。“太漂亮了!”“很厉害!”“我好喜欢!”……赞叹声不时传来。吸引参访团的不仅有蜡染作品,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也成为了参访团眼中的“明星”,她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蜡染传承人王利洪。王利洪自16岁起就开始学习蜡染技艺,活动现场,她用娴熟的技法展示了蜡染技艺。参访团成员争相与这位质朴的蜡染匠人合影留念。

  参访团一行还与珙县开展了基层交流座谈会。宜宾市台办主任黄洁介绍了近年来宜台民间交流和经贸合作情况。珙县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王强介绍了珙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人文、少数民族特色等情况。台东县交流团团长郑岗山感恩各级台办搭建平台,创造交流机会,并介绍了台东县卑南乡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举办及当地现代农业、康养事业发展、旅游休闲品牌打造等情况。珙县玉河、罗渡苗族乡,青龙村、观斗村,台东县民众服务社、台东县卑南乡东兴村、利吉村、温泉村、富山村等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服务民众、民族文化保护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从珙县农耕文化传习馆到珙桐公社到玉和苗族乡,参访团一行为珙县的城市建设点赞,更沉醉于蜡染、麦秆画、珙石雕等艺术的魅力之中。“这次旅程让我感到大陆在变得越来越好。”参访团团长郑岗山大赞此行受益匪浅。“应该多用民间的力量,来表达出我们需要两岸的稳定,只有透过两岸的稳定才能够发展出更好的明天。”

  “在深度的交流中我们第一个感受就是人情味,这个人情味代表的是亲情,代表的是血浓于水。”王秋兰说,台东县和珙县虽然隔着台湾海峡,但是经过这次交流活动充分感受到,两地在人情、文化、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共同之处。“我们期待珙县有机会也要回访我们台东县,我们期待常来常往,这样才能够达到两岸一家亲。血浓于水的感情是没有办法抹去的。”

  活动中,台东县的6个村和珙县的6个村结成了对子,并互赠纪念品。“一把芦笙情系两岸,只要芦笙响起,我们的心就会彼此牵挂,我们的情永远不断。”在布满繁星的夜幕下,两岸同胞围着篝火联欢,在意犹未尽中含泪道别,憧憬再相聚。(中国台湾网、宜宾市台办联合报道)

在基层交流座谈会上,两岸同胞共话情谊。(图片来源:宜宾市台办)

参访团成员仔细端详苗族蜡染。(图片来源:宜宾市台办)

参访团成员在苗族乐手指导下,学习吹奏芦笙。(图片来源:宜宾市台办)

珙县、台东县两地12个村结成对子。(图片来源:宜宾市台办)

写下“两岸一家亲”。(图片来源:宜宾市台办)

[责任编辑:赵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