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意我创过真招 缤纷蜀锦“秀”文创
用蜀锦进行文创创作。(图片来源:四川省台办)
原标题:蜀意我创过真招 缤纷蜀锦“秀”文创
中国台湾网8月30日讯 “三江汇流入大海,九峰争秀志凌云”,说的就是乐山大佛脚下的三江汇流之处的奇景。从佛顶处观望可见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景观,加之整晚倾泻的暴雨,水流愈加湍急,让大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险峻景观。
“大佛与三江真是浑然天成!”同学们惊叹不已,纷纷用相机捕捉壮哉一刻。
8月23日一早,乐山大佛就迎来了新一批的朝圣者——参加“蜀意我创”文化创意体验营的20位川台学子。由于前一晚的暴雨导致江水急剧上涨,原定登船远眺乐山大佛的计划改为登山观望方式。“佛”与“山”的魅力让台湾学子不舍离去,怀揣着对自然的敬畏他们告别乐山踏上文创之旅的下一站——蜀锦织绣博物馆。
蜀锦是成都平原的历史产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穿过历史烟云,蜀锦已成为成都悠久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古丝绸之路的见证。
当日下午,大家来到位于成都浣花溪畔的蜀江锦院,探秘蜀锦织造、学习蜀绣针法,更获得与刺绣艺术大师彭世平面对面传道解惑的机会。
有同学问中国四大名绣的相同点。彭世平大师说,技艺越高超越需要个人的思想创作,四大绣到最顶级的阶段,都已经不只是刺绣技巧,而是绣者的个人思想的表现了,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这是全国唯一拥有全套手工蜀锦制造工艺和蜀锦历史文化展示的专业场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了解了蜀锦演变历程,见到了蜀锦珍品“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雨丝锦”等各个时代不同的蜀锦纹样,欣赏了惟妙惟肖的蜀绣大熊猫、神奇的“双面绣”等,众多精致藏品让人目不暇接。
看着绚丽多彩、细致柔美的蜀锦蜀绣,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长长的驼队、马帮载着蜀锦蜀绣,金银药材出成都,在沙漠上肩负使命、漫漫西行的壮阔画卷。
在已有100多年历史的织锦机前,两位技艺精湛的技师协同配合演示了织锦全过程,“经”“纬”交织的繁琐技艺,印证了从古至今“寸锦寸金”的说法。
同学们还亲身上阵,体验了当一把“绣娘”的感觉。短暂的体验并不能让同学们尽兴。接下来,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以蜀锦为原材料,展开了“缤纷蜀锦秀文创”创意大比拼。一块块色彩斑斓的蜀锦,在同学们的奇思妙想里,变成了项链、手拿包、版画、袖珍衣服……让古老的蜀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台湾同学黄享歆和四川小伙伴张颖萍用原材料制作了两条精美的颈链,“我们都特别喜欢这个极富纪念价值的作品,并将各自亲手做的颈链戴在对方脖子上。”
“青神竹编”组的台湾同学张皓云是学服装设计的,在对“旗袍”作品进行蜀绣文创时显得得心应手。他表示学校专业也开有刺绣课,但是像蜀绣这么有难度的针法却从来没有接触过。“高定服装的技巧也达不到蜀绣的做法,蜀绣是一种艺术品的表达方式,而高定不会花费这么多时间来制作这么精致的东西,而蜀绣时间的投入已经超越价值,称得上是艺术品。”
“我们要做的是结合当代的东西,让蜀绣可以走的更远!”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赵佑则有着自己对于蜀绣当下社会发展的另一种思考。在他看来任何时代性的东西都可能会在发展中走到下坡,而年轻人该做的是如何更好地将艺术与当代生活相结合,赋予他们新的生命力,从而走的更远。
台湾同学邱晏榆说:“我跟小伙伴设计了‘花开富贵束口袋’,上面绣有我们两人的姓名首字母,绳子是各种颜色编织的彩绳,能够把自己的设计展示给大家并解说,真是令我紧张又兴奋。”在邱晏瑜看来蜀绣是一门历史悠久需要精心并且屏气凝神才能好好做出的技艺,而这门技艺“非常值得传承下去。”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虽然时间有限,大家还是用尽奇思妙想、竭尽所能制作出了非常有创意的作品,为今天的体验画上了完美的句点。
此次“蜀意我创”川台学生文化创意体验营活动由国台办新闻局指导,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台湾《旺报》社主办,持续到8月27日。活动期间,川台学子一对一结成组合,前往竹编艺术之乡眉山青神、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四川旅游学院、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德阳市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园等地,读四川、寻文创、找灵感,开展一系列文创主题活动。(中国台湾网、四川省台办联合报道)
在蜀江锦院与自己的作品合影。(图片来源:四川省台办)
在乐山大佛合影。(图片来源:四川省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