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两岸关系发展(四川)研讨会成都召开(图)
研讨会现场。(图片来源:四川省台办)
中国台湾网6月26日成都讯 6月23日,由国台办研究局、四川省台办、四川省社科院指导,四川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四川省台湾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两岸关系发展(四川)研讨会在蓉召开。四川省台办主任周敏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四川省台湾研究中心主任李后强,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斌华以及来自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政治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四川省社科院等两岸关系研究领域的80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周敏谦在致辞中介绍了四川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与台湾交流交往情况,他说,四川与台湾联系紧密、产业互补性强,经贸交流合作空间广潜力大。截止今年5月,全省累计登记注册的台资企业1922家,投资总额182.25亿美元,其中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217家。成都与台北、高雄的直航航班每周24个,去年来川旅游台胞达41.6万人次。
“川台在海陆空方面都紧密联系起来了。”周敏谦表示,台湾货物可通过高雄港到达厦门港,再转铁路运输到成都,通过蓉欧快铁直抵欧洲,整个过程不超过半个月;在水运方面,台湾货物也可通过长江水运到达泸州港。四川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也为台湾同胞尤其是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提供了更多机遇,“欢迎台湾同胞通过四川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今年我们计划邀请1000名台湾青年以及500名台湾的村里长来川开展体验式和对口交流。”
周敏谦说,当前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希望两岸专家学者就两岸民众重点关切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交流和探讨,增进了解和共识,提出真知灼见,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站在海峡的西岸,时常遥望对面的航船。听着浪涛的呼唤,指望海燕带去我心中的期盼……”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四川省台湾研究中心李后强以一首自创的小诗抒发了自己对两岸关系的感悟,其中“峨眉山牵手阿里山,都江堰思恋日月潭”引起在座人士的共鸣。他认为,两岸关系是“断了骨头连着筋”的命运共同体,四川与台湾更是存在着乡缘、文缘、业缘、物缘、神缘、婚缘等“六缘”关系,民心相通带动民间交流,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要夯实共同的政治基础,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围绕“台湾民意趋势、政党发展与两岸关系走向”的研讨会主题,两岸知名学者分别做主题发言,参会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自由讨论。
台湾中华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建民表示,台湾民调显示,八成以上民众要求两岸和平、维持现状,七成以上民众赞成以协商代替对抗,支持两岸直航,五成以上台胞赞成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从台湾来看,不管什么年龄阶层,他们了解大陆的意愿相当强烈,尤其是青年。这首先是缘于台湾和大陆在历史文化的共通性,台湾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受到大陆的影响;其次,大陆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大幅增加,以及自身在基础设施、互联网领域的飞速发展,这些都决定了台湾不得不重视两岸关系,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他呼吁民进党当局应理性对待两岸关系。“现在选择对抗不是损失几个‘邦交国’的问题,而是经济竞争力的严重损失”,赵建民说。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谢郁表示,自2016年至今,两岸政治互动低迷、紧张,她将这一时段的两岸关系总结为“冷对抗”。她认为,目前两岸僵局的根本原因在于台湾当局拒绝“九二共识”,如果蔡英文在执政民调不佳、内外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不是选择务实面对“九二共识”,而是选择回防“深绿”,采取更为强硬的政策,则不仅两岸僵局难解,“冷对抗”进一步升级也不无可能。
台湾政治大学国关中心美欧所严震生研究员也指出,很多来到大陆的台湾青年才觉得对大陆了解太少,他提出了“两个另类的两岸关系思维”;台湾政治大学黄奎博副教授建议两岸间发展“民间论述”、扩大“民间交流”并注重“民享优先”。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室主任刘佳雁分析了特朗普政府治下的美台关系走向,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所长唐永红认为,随着台湾民意和政党的绿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政治基础崩塌、政策驱动力弱化,两岸关系发展可能在对抗中进入停滞期甚至衰退期。
两岸关系发展(四川)研讨会是四川搭建的在两岸关系研究领域两岸开展学术交流的新平台,2016年4月首次举办,聚焦两岸人民共同关心的议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对加强川台学术交流、推动两岸关系研究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研讨会结束后,台湾与会专家还赴四川乐山等地参访交流。(中国台湾网、四川省台办联合报道)
四川省台办主任周敏谦在会上致辞。(图片来源:四川省台办)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四川省台湾研究中心主任李后强在会上致辞。(图片来源:四川省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