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当“记者” 赤子情获浸润
为了让远在台湾的叔叔和他周边的台胞能时时感受家乡的沧桑巨变,追忆故土的风土人情,老教师王俊英自从2000年从学校退休后,就全身心地当起了“职业记者”。数年来他遍采故乡的新闻往事,百态民生,以及叔叔熟悉的旧日巷陌、邻里同窗等一切与故乡有关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封封家书寄往海峡彼岸,令离乡数十年的游子情怀得到乡音的浸润,让浓浓乡愁在时常翻阅装订成册的家书时获取丝缕慰籍。王俊英告诉记者:“为了让一封封家书言之有物,并能真正安慰老人的思乡之情,我也如记者一样四处采访,认真记录。回来后仔细整理,每封信都围绕一个不同的主题来写,汇集在一起就像一部章回小说。叔叔见信后非常高兴,他也不断地写信把自己在台湾的生活细节告诉我,多年来我们叔侄之间就这样靠纸笔叙议家常。”
迟到四十年的越洋家书
王俊英祖籍我市寿阳县,幼时随父迁居榆次,且子承父业做了一辈子教师,退休前任榆次道北街中学教导主任。他的叔叔王嘉福于1947年在战火中随所在学校流浪国外,后在美经商。故园一别,几十年来音信渺茫,随着年龄的增加,思乡之苦日日折磨着孤身在外的王嘉福。上世纪80年代初,他怀着试一试的心情,第一次给家乡的大哥写了一封信。跨洋信件到达寿阳时,他的大哥,王俊英父亲王嘉瑞早已离开寿阳,到榆次一所小学工作。信件几经辗转最后到达王嘉瑞手上后,他才得知四十年来时时牵挂的弟弟远在美国。王嘉福收到大哥的回信后欣喜若狂,他毅然从美国移居台湾,并于1988夏天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寿阳县平舒乡放马沟村探亲,与时年80岁的大哥欢聚。但相聚苦短,返台后他每每急切地盼望大哥的来信,以解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