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从课本照进现实” 大陆行渐受台湾学子青睐
两岸学子在华清宫合影
中国台湾网8月14日北京消息 8月13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基金会”共同组织,以“历史为根、文化为魂”为主旨的“台湾青年学生交流团”西安参访活动开启了第二天的行程,来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参观闻名天下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骊山之北皇帝陵秦俑“从课本照进现实”
13日早晨,12名台湾在校大学生和6名来自北京的大学生志愿者乘车来到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之北,秦始皇帝陵的所在。微微细雨中,骊山秀美的景色让人为之精神一震,听说群山之中有一座埋藏着未曾开挖的秦始皇陵墓,同学们纷纷举起相机拍照留念。
大家首先来到兵马俑一号坑,气势恢宏、千人千面的兵马俑一个个栩栩如生,令两岸学子视觉上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来自台湾政治大学斯拉夫语文学系三年级的林笑风同学表示,自己以前对兵马俑的了解都来自历史课本,现在看到真实的千军万马整整齐齐地展现眼前,很是壮观。一路相机闪不停,林笑风说,这些珍贵的先人遗迹和历史资料得来不易,他会好好把这些影像保存下来,让他的朋友知道,让更多人了解中华的古文化。
来自台湾大学工商管理学系三年级的陈威宏同学也颇有感触,他说,自己以前对历史文明的了解、感受主要来自课本、电视,现在是亲眼看到。他说自己以前并不知道兵马俑挖出来时是残破不全的,通过导游讲解和现场参观,才知道兵马俑是经由专家和工作人员一块块还原拼接,才变成现在的样子,这使他对文物的了解更整体也更融会贯通了。
华清池边搞怪台湾学生吃裤带面学陕西话
结束了兵马俑的行程,同学们从秦朝“穿越”到唐代,来到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爱情的见证地:华清池。“春寒赐予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九月九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作《长恨歌》,以慨叹杨贵妃的千古爱情。大家在华清池一边感受历史余韵,一边也不忘发挥年轻人的搞怪本色,两位台湾同学就在一幕长恨歌的舞台剧海报前,模仿起了剧中演员杨贵妃和李隆基的pose,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中午,饥肠辘辘的两岸学子还一起品尝了俗称陕西八大怪之一“面条像裤带”的裤带面,大家边学着陕西话 “biang-biang面”的发音,边吃着宽宽的面条,听着导游讲解陕西当地嫁娶习俗与裤带面的联系,一顿饭吃得有滋有味。
下午,同学们来到西安半坡博物馆,参访著名的仰韶文化遗迹。随后,大家又辗转来到大雁塔广场漫步,西安市民现代休闲生活趣味和玄奘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在此交汇,大家品味着西安这座摩登古都特有的韵味。
文化历史同根同源 “大陆行”渐受台湾学子青睐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许多同学们表示收获颇丰。陈威宏同学说,他感觉此次行程设计丰富而用心,在旅游路线上选择了一些不常去的地方,使得活动既有交流意义也有教育意义。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昨天参观碑林博物馆时,看到古代科举考试时树立的一方官方版石刻《论语》,上面刻着“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而他平时听到的都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于这份意外收获,他感到很惊奇。
陈威宏同学说,大陆和台湾的文化其实关系相当密切,更多的交流能增进彼此的了解,有利于两岸未来关系的发展。过去两岸因为政治关系缺乏沟通了解,而缺乏了解造成的误解反而会更多。此次交流活动的主体都是青年学生,是未来两岸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开展这样的活动,对未来两岸社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据记者了解,很多台湾同学表示自己是经由同学推荐参加此次活动,林笑风说,自己也是听到同学的推荐才决定来的,希望可以借此行认识高中历史课本上学习的古文化,让人生的记忆更丰满一点。来自台湾“中国科技大学”的洪佩瑄说,因为表哥参加过类似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向她推荐说来这里可以跟大陆同学有更多的交流,她才萌发西安之行的念头。(中国台湾网记者黄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