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台民间论坛在沪举行 热议网络时代两岸青年交流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海峡两岸青年交流正在发生哪些变化?1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沪台民间论坛上,200多位两岸精英人士、青年才俊,围绕“青年发展”的主题展开研讨。“互联网”和“微博”成为论坛上最热门的词汇。
两岸青年究竟有哪些相同、相近的网言网语?在互联网上创业的两岸青年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微博会改变两岸青年固有的交流模式吗?这都是与会者关心的焦点问题。
资深媒体人曹景行说,两岸青年的生活方式正变得越来越相近,年轻人彼此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流,大家不仅爱上网,而且在网上有共同语言。从这个角度看,网络为两岸青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创造了新的条件。
台湾桃园县青年志工服务协会负责人侯佳龄说,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除了通过互联网与大陆同龄人建立联系,台湾青年亲身体验大陆的发展脚步也很重要。她说,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超越互联网,实质性的交流可以促进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青年,可以分享彼此不同的经历和经验,包括在公司管理、企业文化、生活理念上,两岸才俊都可以取长补短。
上海青年代表、从事传媒研究的知名新闻评论员骆新说,一方面,具有“扁平化”社会特性的互联网平台,正在为两岸青年提供更趋便捷的日常沟通条件,两岸年轻人更容易在互联网上找到共同话题,进而增进文化认同。而另一方面,网上聊天、微博留言等,毕竟不能替代亲身的实地体验。
骆新建议,更多的大陆年轻人可以通过“赴台个人游”和赴岛内求学等途径,深入了解台湾,与台湾同龄人交朋友。“不仅仅是在网上聊天,只有到了对方所生长的环境之中,看到、听到、吃到、玩到、学到……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才能进一步消除彼此间的臆想、猜测以及误解。”他说。
与会嘉宾、台湾知名人士廖正豪也勉励两岸青年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多交流、多沟通,学会倾听彼此不同的声音。他说,两岸青年应当在注重研习、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追求“德、智、体、美”的协调发展,共同造福社会。
沪台民间论坛是上海与台湾开展民间交流的平台之一。本届论坛由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上海社会科学院等主办。论坛期间,两岸青年才俊还将就“青年成长与成才”、“青年创业与创新”等展开圆桌讨论。台湾与会嘉宾还将走访扎根于社区的一些上海青年社团。(记者许晓青 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