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智慧碰撞 理念相融——2016年第四期传统文化教育赴台研修记

2016-10-11 13:42:00
来源:山东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
字号

  金秋十月,桃李芬芳,正是收获的季节,山东省2016年第四期传统文化教育赴台研修活动的教师、校长们满载而归。

  

  在山东省教育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主办,山东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承办的“2016年第四期传统文化教育赴台研修”两个组别(23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组成的教师组和 24名校长组成的校长组)分别于9月23日和9月26日启程,行走参访台湾的大中小学,深入台湾校园、课堂,聆听台湾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理念、感受研讨中华血脉相承中的传统教育智慧,行程紧凑,两组分别用时13天和7天,但这一次研修之旅,两岸教育同仁用深入交流碰撞出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相融的智慧火花。“湖心投石”激起心中涟漪在台中教育大学,马行谊教授的“湖心投石”阅读教学激起研修教师心中的涟漪。

  

  什么是“湖心投石”?一粒石子投进湖中,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一是石子渐渐沉入湖中;二是湖面产生涟漪。这其实就像阅读教学,如果湖是阅读文本,石头指读者对文义的思考……“石子沉入湖中”,指读者对文本的深入思考;“产生涟漪”,指读者对文本的延伸思考。这种阅读教学的方式,其主旨是教师教会学生会阅读,会思考,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具体到一篇课文,老师要会研读教材,能明白要教些什么,怎样教。研修的大陆老师认为,我们的课堂,已力求在教给孩子语文的方法和能力上做了一些努力,也重视学生的海量阅读,但在培养学生“统整、判断、评论、连结联想、比较对照、推论、创造”等方面做得太不够了,这些语文素养,并不是靠几篇课文几节课来培养的,“湖心投石”的阅读教学带给我们一些反思。同根同源闪耀文化之光据悉,参访研修期间的重磅戏是——校长组一行人与台湾中华语文促进协会段心仪理事长开展了一次座谈会,并在台北市中山女高参加了两岸校长传统文化教育交流研讨会,来自台湾各中小学的近20位校长、专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颇有含金量。大陆校长了解了台湾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课程体系的规划、教师培训的课程体系、师生评价方法与策略、如何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等问题。两岸校长从学习管理层面就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教师团队建设,海峡两岸学校如何结成姊妹学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校长们表示,希望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网上同步课堂,开展同步教学活动,让两岸的老师和孩子加强沟通交流,推动两岸教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根基,它涵养了华夏子女温润的底蕴,在台湾有着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与传承,人们长期浸润其中,习焉而不察。“一个人看气质,一群人看文化。”龙门中学的校长陈採卿表示,“我们要把各种课程融入文化的教育。”足以可见,两岸文化同根同源,教育可以优势互补、携手并进。

  

  泰安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刘勇在研讨会后总结说:“我们要借鉴台湾前期传承传统文化的经验,加大传统文化在语文学习中的分量和力度,创新传播和学习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自觉,复兴民族文化,是我们下一步的方向和任务。每个学校要各自将本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摸清楚,进行科学地自我诊断,发挥本校研究专长,借助校长组这一平台,结成泰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作共同体,资源共享,形成具有泰山印记的教育特色。”风雨无阻的教育热忱,谦恭有礼的态度、谦虚处事的风度,台湾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代代传承与坚守,令人内心激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省民进等社会力量的助推下,在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这一场研修之旅,是我们涤心省思的开始,亦是砥砺前行的开端。

  

  台湾丽山高中校园有这么一句话——“一粒带着期望的种子,孕育改变世界的力量。”希望研修之行的启迪和思考,能成为一粒粒带着希望的种子,将传统文化根植在齐鲁大地上,沐浴一点点阳光,一点点雨水,然后,满地芬芳…… (山东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 成海萍)

[责任编辑: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