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纸风车”初到东北讲故事
风靡纽约、北京、上海、广州,台湾最多孩子看过的《纸风车幻想曲》刚刚结束了在辽宁铁岭的首次演出,这也是台湾纸风车剧团在大陆的首次户外演出。
在两岸共同打造的“辽宁(铁岭)台中周暨两岸少儿文化展演节”上,该剧在铁岭可容纳3500人的户外剧场进行的两场演出座无虚席。
《纸风车幻想曲》打破了以往儿童剧的模式,全剧没有一个连贯的故事,是以“一个有经验的巫婆”风趣的表演,串联起《动作与声音》、《起床号》、《追风赛狗场》等6个不同的片段,每段十几分钟。看似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每个片段都是一段奇妙的遭遇,给人崭新的感觉,充分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就是这样一部“反常”的儿童剧,却把孩子们迷住了。台湾纸风车剧团团长任建诚告诉记者,《纸风车幻想曲》是台湾最多人看过的儿童剧,平均每4人就有1人看过。
任建诚说,《纸风车幻想曲》的创作,没有先验的预设,没有框框的束缚,但是却在没有预设的“教育”意识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美育效果。
任建诚说,在《纸风车幻想曲》里,人情味是传统的,却用现代的人偶戏结合多媒体去表演;在《动作与声音》中,肢体语言和原住民舞蹈都是最原始的,但用现代舞的方式、现代剧场的灯光音响去呈现。或许,这部剧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每一个片段都具有原创性,你看到了开始,却猜不出结局。
任建诚在演出结束后告诉记者,“开始还害怕东北的观众不能接受全部讯息,但是没想到效果特别火爆,和在台湾一样受欢迎。”
纸风车的剧目在多年的巡演中,走过纽约、巴黎、港澳、北京等地,在任建诚眼里,尽管各地孩子的语言表述会有不同,但接受和喜爱程度并无差异。
任建诚说,可能大陆孩子在思想表达上比台湾孩子更直接,有话就说。虽然语言会有所不同,但创意与艺术是没有限制的,各地的孩子,想法和心灵都一样。两岸之间最重要的是沟通,儿童剧作为桥梁可以让两岸小朋友得到精神上的沟通。
正如一位看完《纸风车幻想曲》的观众所言,如果这世上还有真正像《彼得·潘》里梦幻岛一样的地方,那我相信就是像这样的美好儿童剧。小朋友们看到丰富的肢体语言会哈哈大笑,然而我们这些大朋友却会因为这些确确实实存在在记忆里的温馨幽默的场景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