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孟津县教育局76岁的退休老人孙顺通,把1000元交到横水镇高中毕业生畅某手里,并且特意叮嘱:“记着,咱们得有一颗感恩之心,不能辜负了人家的好意。”
连续12年的每年7月初,孙老师都会收到一笔来自我国台湾慧光果园的5000美元慈善汇款,由他把这笔钱兑换成人民币后,按照孟津县教育局提供的贫困学生名单并根据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分发到贫困学子手中。
17年,他捐建了5所学校
1987年,台湾慧光果园园主靳天锁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回到家乡孟津。这位早年参加过抗战的老人,眼见村里群众吃水困难,当即拿出27万元,为村里捐建水塔并铺设管路。“我并不富裕,可我真心希望家乡人能生活得好一些。”孙老师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靳天锁时听到的话,“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尽力而为。”
这一年,孙老师还在县教育局任局长。听着靳天锁的话,他忍不住说:“靳先生,看看我们的学校好吗?”于是,在孙老师的带领下,靳先生走访了几个贫困乡村的学校。“我会在有生之年为咱县教育工作尽一分力的!”当晚,靳天锁紧握着孙老师的手郑重地说。
不久,靳天锁托人将37万元交到了孙老师手上。1988年,容纳150名学子的天锁小学顺利落成。此后,靳天锁又拿出200多万元,为会盟一中、陆村小学等学校援建了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和阶梯教室,并于1989年又拿出20万元,建立了靳天锁教育基金,专门用于救助贫困学生。
孙老师退休后,靳天锁再次找到他,笑着说:“我不能让你歇着,再给你找件事儿干。”随后,靳天锁把20万美元交给孙老师,让他帮着为母校孟津老城小学,和一所困难山村学校援建教学楼。
2003年中秋节,靳先生再次从台湾回来了。这次,他不仅带着子女和几个学生,还特意要求孙老师领着他们到贫困学校参观。当他了解到一些学生因为贫困不能很好完成学业后,当即表示:“今后我要通过你,每年向孟津县贫困学生捐助5000美元!”
至此的16年间,靳天锁已为孟津县捐赠了500余万元教育善款,先后建起了天锁小学等5所学校,还为众多学校援建了教学楼、办公楼。而此时,孙老师也已经了解到,身为“园主”的靳天锁并不是非常富裕。
2003年底,78岁高龄的靳先生因病逝世。
11年,她继承了父亲的遗愿
2005年7月初,当一笔5000美元汇款出现在孙老师户头时,孙老师感慨万千,他真没想到,靳天锁的女儿靳慧玲女士会秉承父亲遗愿郑重承诺:从当年起,每年7月初她会如数寄来5000美元。
靳天锁在世时,孙老师曾被邀到台湾慧光果园参观。令孙老师想不到的是,靳天锁不仅让子女和二三十个学生按传统礼节向他磕头,还含着泪说,是孙老师让他回报故乡的愿望得以实现。并介绍说,他自幼没怎么读书,抗战结束后他本已过上平静生活,但三年内战期间,他再次被“抓了壮丁”并被迫去了台湾……“虽然我读书不多,但我一直有一个梦想,让那些喜欢读书的孩子再不要因贫穷而没书读。”靳天锁说,“只要我活着,我都会努力挣钱做这件事的。”
2012年7月,在孙老师盛情邀请下,靳慧玲和他的学生一行数人,考察了孟津县慧光中学,和横水一中的靳天锁纪念馆。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靳慧玲深有感触地说:“我每次回到家乡,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走了那么多地方,天下最美的还是故乡。”随后,她饱含深情地说:“我父亲是洛阳市‘荣誉市民’,虽然他老人家不在了,但他对家乡人的情感已言传身教给了我们晚辈。无论多难,我都会努力践行父亲生前的诺言。同时,我也真诚希望家乡的学子努力奋斗,学有所成,将来回报家乡、回报社会,为祖国增光添彩。”
28年,500贫困学子寄出多封感谢信
自2005年7月迄今,已有6万美元如期交到孙老师手上,也已有500多名困难学生受到了靳氏父女及其学生们的恩泽。每资助一个学子,孙老师都会给他们讲靳天锁的故事,并告诉他们:“靳先生并不富裕,可他却真的希望你们能够很好地完成学业,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原孟津县直中学学生任某,在初中读书时由于饥饿曾昏倒在校园里,孙老师把情况反映给靳氏父女后,靳氏父女支持她从初中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原孟津一中学生薛某,上高中一年级时,父亲患癌症病逝,母亲经受不住打击跳河自尽,按照孙老师的情况说明,靳慧玲资助其7年;家庭经济拮据的畅某,靳慧玲每年资助其2000元,直到他在北京找到工作;父亲先天残疾的岳某,母亲一人忙里忙外,还要伺候长年有病的丈夫,家里根本没有能力支持她上高中,岳某休学在家,靳慧玲当即决定对其进行救助,使岳某重返学校……
孙老师动情地说,“28年间,且不说靳氏父女及其学生捐助的其他教育费用,仅直接受到他们恩惠的贫困学生,就有500多人!”
在台湾慧光果园,靳慧玲女士保存有500多封“感谢信”,随意打开一封,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靳氏父女的感激之情。“做人,要有感恩之心!”现正在孟津三高就读的岳某说,她已经受资助两年了,每次收到资助款,她都要给靳慧玲写一封“感谢信”,“没有他们的资助,我真不知道这学还能不能上下去。将来我会用实际行动报答他们,报答社会!”
本报记者 吕志雄韩春光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