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地方  >   两岸情

凝固在红砖古厝里的闽台缘

2015年01月23日 15:47:39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黄昏下的南安蔡氏古民居。

  清晨旭日初升,漫步在泉州古城的街巷里,看着鲜艳通红的古厝砖墙,总能退去几分冬日的寒意,这是一种小确幸。

  有人这样说过:“去掉文化,泉州就没有特色,将沦为平庸的中级城市。泉州应大打文化牌,在文化名城上大显身手。”何出此言呢?答案就在于,泉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遍布全市各地,而承载这份厚重文化的,无疑是那些保存至今的闽南传统建筑,其中有供人朝拜的寺庙,有供人居住的民居,还有供人经商的店铺。

  庭院深深深几许

  古民居是闽南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以红砖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因而得名红砖古厝。时至今日,这种建筑依然集中分布于闽台两地,其中代表性建筑有南安蔡氏古民居、大嶝郑氏聚落、金门山后聚落等。

  研究表明,早在明中期以前,闽南传统建筑的形制就已完全成熟,而红砖建筑大致形成于明清时期。红砖古厝形似殿宇,故民间又称之为皇宫起,其主要建筑特点是:坐北朝南,前埕后厝,台基用白色花岗岩条石垒成,墙体大量使用红砖,屋脊为泥塑的马鞍或燕尾形状,屋顶铺的是筒形红瓦,多以硬山式为主。

  三开间双落大厝,这是红砖古厝的基本单元。开间是东西走向,其数量多少决定了古厝的宽窄,规模大的宅院,可以在三开间的基础上添加护厝于左右,变成五开间;进深大小则体现了古厝的长短,双落就是“二进”。“二进”古厝像一个“日”字形的封闭合院,最深可达“五进”。

  坐落于南安官桥镇漳里村的蔡氏古民居,是红砖古厝的典范之作。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建于同治年间,现存16座较为完整的宅第,多为三进五开间或二进五开间格局。从侧门走进去,首先看到前埕部分,就是天井下的一片空地。前埕两侧有厢房,是客人、随从休憩的居室。过了前埕,来到厅堂,这里是奉祀祖先、神明和会客的地方,接着是家眷居住的后房,越往后就越私密,为外人禁止入内的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红砖古厝墙体有种特殊的构造,即出砖入石。这种墙体以红砖和白石混杂垒砌,其中的白石往里收缩一点,红砖往外突出一点,整体显得不规则,但却产生了一种不对称的美感,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享受。

  血脉与文脉绵延不绝

  “中宪第是郑氏祖宅,鼎盛时有99间,住着上百号人,仅供直系子孙居住。家族血脉都在这里绵延,200多年繁衍了20多代。”守院后裔郑福海说。

  中宪第位于南安石井镇延平东路,是该市已知最早的红砖古厝。“中宪第是闽南古建筑的集大成之作,兼具历史与文化价值。”南安市博物馆馆长杨小川说:“红砖古厝集居住、祭祀、教育三大功能于一体,是一个大家族的聚居地,体现了传统的血亲思想和宗法文化。例如两端微微反翘的燕尾脊,像燕子一样,祈望外出的亲人早点归来。”

  “闽南古民居深受中原汉族文化影响,从各种浮雕、装饰的审美取向就能看出这一点。”杨小川介绍说,红砖古厝整体呈现红色,代表喜庆;瓦当是美化和保护檐头的建筑附件,表面烧制有菊瓣纹、葵瓣纹等,蕴含美好生活之意;墙上红砖雕有各种楼台、人物、吉文等,带有长寿、富足的隐喻;再看山墙上泥塑纹样,有火纹、云纹,整幅图案两边对称,中间饰以花灯,形似如意葫芦,寓意吉祥、添丁。

  红砖古厝潜藏的文化含义和审美意识,是一种看不见的文脉,也是对历史记忆的世代传递。“先祖郑运锦在两岸做生意发了财,于是建造中宪第,当时用的木材和石头,都是来自宝岛台湾。”郑福海说,“相传宅第建好后,台湾知府朱山还专程派人送来匾额,并赠予一幅乾隆皇帝御笔画和一块下马牌,下马牌至今还在。”

  两岸携手保护

  明清时期,随着大量闽南先民跨海赴台,大陆的汉族建筑开始进入台湾,主要以泉州、漳州的闽南建筑为主,形成了闽台共同的文化象征之一。

  在泉州西湖公园北畔,有两座高大的建筑物,一座是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另一座是泉州市博物馆及闽南建筑博物馆,都是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红顶红墙,耀眼夺目。“闽南古建筑风格独特,与台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一种文化元素。对其保护和宣传,可以促进闽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

  近年来,随着两岸民间往来的日益频繁,合力保护红砖古厝的呼声越来越高。2008年,金门县有关部门首先提出两岸红砖建筑联合“申遗”;2010年,在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两岸专家对红砖建筑联合“申遗”达成共识;2011年,蔡氏古民居、大嶝郑氏聚落与金门古民居一同进入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报名单。(林剑波 陈鑫炜 文/图)

[责任编辑:段雯婷]

地方台办主任活动报道汇集

地方通讯员园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