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地点:台湾嘉义县
走进嘉义县中埔乡社口村,便能远远瞧见一道朱红色的山门,门上镌刻“阿里山忠王祠”六个大字(如图),旁边画着4只蝙蝠,寓意着赐福给进出山门的人。而这个红砖砌起的山门通过高低不一的围墙把五凤庙建筑连接起来。当地乡民告诉记者,这里便是闻名两岸的台湾古迹吴凤庙。
吴凤庙是一座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的庙宇,由拜殿、正殿,以及后来增建的后殿及左右护龙构成。建筑颇为考究。庙前有八根柱子撑起的拜殿(有八卦的含意),正中间的梁脊上画着河图洛书(即消灾解难)。顶上有精雕细刻的斗拱、托木、门簪、狮座等。庙里的门神和柱子彩绘都出自台湾彩绘名家郭新林之手。屋脊是翘起的燕尾脊,垂脊、牌头是剪黏作品。
在吴凤庙正殿,记者见到“舍生取义”大匾额高高悬挂,而殿中央立着三尺六高的吴凤木雕神像,庄严慈祥。神龛上则挂着吴凤穿红衣戴红帽的画像。神龛外的神桌供俸吴凤公、玄天上帝、中坛元帅等木神像。
“小时候,我们的语文教材就读过五凤舍生取义的故事。”五凤庙前管理人员罗世忠说,“庙宇建有拜殿,比较少见,况且有蒋介石先生给吴凤公亲提的匾额,更为罕见。”
据史料记载,吴凤1699年出生于平和县壶嗣村,5岁时随父母渡海来台,主要居住在嘉义县中埔乡一带。而中埔地处阿里山麓区域,其时阿里山有大小番社(“番社”为当时的称呼,意即当地少数民族部落)48社,每社数百人,生性凶猛,动辄杀人,所以汉人不敢前往。少年时的吴凤则是经常随父亲到番社经商,频繁地接触番族,不仅熟悉了番俗,也逐渐学会了听说番语。加上吴凤生性豪迈坚勇,颇有侠士风范,番人们自然对他多了几分敬畏。
在清代的台湾开发中,处理好汉番矛盾,融合汉番关系,可是件颇为棘手的问题。为此,清政府采取“抚番”政策,专门设置通事与番族联络交往。而这通事的主要职责是管理汉番贸易、征收番人赋税、开展番族教育、解决汉番纷争等事务。
正是由于吴凤的经历和素养,使他成为阿里山通事的不二人选。在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到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间,吴凤被任命为阿里山通事,并且一当就是48年之久。这不仅因为吴凤处事公道、忠于职守,而且还全力促进汉族和番族的贸易往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也受到番人的信赖。
然而,相传番人素有“粟祭”(每逢新谷登场时,就要以“出草”的形式猎取人头来祭神)的陋俗。在吴凤上任的第一年,就力劝番人戒俗,可软硬兼施无效,最后达成协议:以牛代人,明年一定给人头以祭神。翌年,番人来取人头,吴凤还是极力劝说,番人勉强同意以牛祭神。这样过了5年,番人不干了,说:“今年再不给人头,就杀吴凤祭神。”吴凤眼看推延不过,就取朱一贵义军死者遗留之首骨,以充祭事。就这样,每年一具,直到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这些尸骨也用完了。番社又派人来讨人头,吴凤晓之以理,严词相告,不许妄杀无辜。番人应允,连续3年未用人头祭神。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番社发生瘟疫,死了很多人,他们认为是没有用人头祭神,神灵惩罚所致。番人气势汹汹地来找吴凤,声言一定要杀人以谢神。吴凤知道势不可止,只能好言相慰,并告诉他们:“明天一早,山中有一红衣帽的行人,你们可取他的头。但是有言在先,只准杀这个人,以后不准再杀人。”众番欢呼而去。
第二天早上,果然见到山道上走来一穿红衣戴红帽的老者。众番纷起张弓射杀,取其首,愕然发现是吴凤。各社番人闻知,悲痛至极,号哭之声震撼山林。吴凤既殉职,众番社酋长聚议,立誓戒除“粟祭”恶俗。
吴凤去世后,被尊为“阿里山神”。当地人在嘉义县中埔乡社口村立庙祭祀,称“阿里山忠王庙”。在吴凤遇难之地,建立吴凤公园,吴凤生前供职的阿里山一带,后取名为“吴凤乡”,兴办起“吴凤中学”。而在嘉义火车站广场,竖立着吴凤铜像。蒋介石为吴凤庙题“舍生取义”匾额。
罗世忠告诉记者,每年的春秋季,嘉义县都会举行吴凤祭典,并且与当地文化节相结合,比如与菇文化祭、农产品文化节相结合,以纪念吴凤这位传奇的人物。
采访中,不少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告诉记者,曾经在语文教材等书里,读到吴凤的故事,感人至极。
五凤的第11代后裔吴金辉告诉记者,三四年前,他和宜兰礁溪的吴氏后代一起到过福建平和、云霄寻根问祖,慎终追远。“两岸一家人,我们的身上依然流淌着平和吴氏宗族的血脉。”吴金辉说。 (记者李向娟 文/图)
[责任编辑: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