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地方  >   两岸情

两岸传媒学子谈相处:敞开心扉就是透亮的

2014年08月12日 14:05:2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两岸传媒学子谈相处:敞开心扉就是透亮的

  “给我你的心作纪念,我的梦有你的祝福才能够完全,风浪再大我也会勇往直前,我们的爱镶在青春的纪念册……”音乐响起,所有人都挥动着手一起哼唱,舞台上同学动情演出,舞台下大家拥抱在一起。一曲《青春纪念册》,把两岸大学生的心拉近。

  由国务院台办、中国记协和台湾“中国新闻学会”共同组织的第十九届海峡两岸大学生新闻营活动日前在北京闭幕。惜别晚宴上,来自两岸的70名新闻专业大学生自编自导了一场晚会,唱歌、跳舞、游戏、小品……种类多样,气氛活跃。10天的朝夕相处,两岸大学生互相熟悉、互相了解,离别之际依依不舍。

  新赣水: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从滕王阁到故宫,悠远的历史诉说着文化的倒影;从景德镇到颐和园,古朴的文化熏陶着慕名而来的学子的心;从三清山到长城,秀丽的风光讲述着一段不一样的故事;从南昌到北京,两岸师生领略了大陆的风景和人文情怀。

  三清山是这次活动的第二站。它风景秀美、地貌独特、引人入胜。但领略美景需要付出毅力与耐力。正午时分,新闻营90余人的队伍向山顶进发。“累是肯定的,但和这么多同学一起,更多的是快乐。”台湾南华大学的曾兴仁说。“小逾的台式普通话红遍了我们小组。她还学着大卷舌和儿化音,还好奇北京话和东北话,让我学给她听,真是我们的开心果。”来自厦门大学的施怡文告诉笔者。一路上,大家轮着唱歌、讲故事,近4个小时的征途也变得多姿多彩。

  在北京故宫,同学们兴奋不已,争相拍照。不少台湾同学第一次来到北京,被它厚重的文化气息感染。台北大学的李爵伶感慨不已:“去台北故宫,是去看展览的,吹冷气、看书法与古文物。在北京故宫是看建筑、看人。宏大的门,阔大的格局,尽显其发展之繁华。北京,不愧是首都。中国之大孕育的不是一下子可以懂的。”

  新交流:传媒学子的课堂

  新闻营期间,两岸师生听取了南昌大学教授黄志繁、北京大学教师田丽的讲座,参访了南昌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学术交流与新闻实践,并参访南昌、北京的多家媒体,了解大陆媒体的运作模式。

  “雾里看花——网络时代的信息识别”是田丽讲座的主题。她新颖的观点、知性的风格、清晰的条理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讲座后,热烈的气氛余温未退,两岸学生席地而坐,分为两组,积极讨论着老师留下的课题:网络素养与网络道德。大家畅所欲言,发挥到了极致。

  之后,来自两岸的5名同学作为代表阐述了讨论结果,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南昌大学蒋德隆感触颇深:“在北大,面对各大名校出来的人才和台湾同胞,我们把同一个话题的不同想法呈现出来,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两岸学生的回答都很精彩,我很享受这种思维的交流和碰撞。”

  两岸学生在中国人民大学的编辑室里共同编辑了一份报纸。仔细的分工和合理的安排,让编订工作有条不紊,大家交换思想,共同协作。一天时间,一份风格清新的新闻营特刊发放到大家手中。在这份沉甸甸的收获里,最显眼的位置写着两行大字:跨越海峡共览华夏文明,牵手两岸共铸新闻梦想。这不仅是此次新闻营活动的真实写照,也是两岸学子的梦想。

  新友谊:相识相知,相悉相伴

  一次相约,一次同行,一次陪伴,一生铭记。两岸关系发展至今,双方交流已由小及大、由点及面、由浅入深。两岸本为一家,同根同源的文化与亲缘是强有力的纽带,维系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延绵至今。新闻营时间虽短,两岸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4位学生拍摄制作了一个新闻营的短片,作为惜别晚会的压轴戏,博得大家阵阵笑声,不少人流下了眼泪。负责摄影的江汉对笔者说道:“大家能在一起就是缘分。拍摄时,我想的是把大家欢乐的场景记录下来,存留纪念。我感觉,大陆学生面对镜头比较羞涩腼腆,台湾学生就很自然,洋溢着热情。”

  在机场送别台湾师生后,清华大学的沈晴很是不舍:“从我们拉着横幅说‘新闻营欢迎你’到他们在那边喊‘新闻营在台湾等你们来’,我们的小故事说不完。我觉得,两岸之间有很多迷雾扰乱视线,有偏见,有隔阂。但当我们面对面,平等地玩闹交流学习,敞开心扉,就是透亮的,那些误解就会少一些,感情则会浓烈一些。我期待着下一次的台湾之行,期待着情谊的延续,在沟通中产生新的火花。”(戴敏 文/图)

[责任编辑:段雯婷]

地方台办主任活动报道汇集

地方通讯员园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