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爱,你知道我是谁吗?”陈日升笑着用闽南话俏皮地问。
“知道啊,你是日升兄呀。”电话那头,传来洪金爱女士带着戏曲腔调的声音,“好久不见啦!”
“太久太久啦!”陈日升用同样的腔调感慨道。
“太久”有多久?这通近日由福建泉州拨往台湾高雄的电话,是两人时隔20年的再次通话。
陈日升与洪金爱结缘于1989年。当时,经历“文革”禁唱的冲击后,被誉为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活化石”的南音,在作为“主场”的泉州日益式微,听、唱的人越来越少。时任泉州市文化局副局长的陈日升,正为南音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发展而发愁。
当年秋天,他接待了洪金爱等26位来自台湾各大院校的戏曲、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在获悉南音的窘境后,洪金爱当即决定每年个人资助2万元人民币(当时约合10万元新台币),支持泉州南音的传承。
此后,陈日升和洪金爱时常书信、电话往来,探讨关于南音的种种话题。直到1992年泉州市政府出台南音资助计划,陈日升转告洪女士后,这项资助才停止。
如今,南音已重新焕发生机。仅泉州一地,就有南音社团400多个、南音传习所70多个,表演从业人员6000多名。南音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广泛传唱,2009年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已转任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主席、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协会会长的陈日升,很想把而今南音的盛况,告诉洪金爱这位雪中送炭的人。但自从1994年于台湾再次见面后,两人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联系。
最近,陈日升向采访泉州南音国际研讨会的新华社记者表达了这个心愿,但却只能提供洪金爱非常简略的信息。经新华社驻台记者多方寻找,两人终于重新联系上了。
“我等你这个电话等很久呢。”洪金爱略带责备地说。陈日升则告诉她,现在泉州有120多所中小学在上南音课,至今累计有20多万孩子学过南音。
洪金爱听了很高兴:“当初的资助就是希望南音能纳入中小学教材里,这样传承就不会断代啦。”
“我现在还记得,你当初给我讲,南音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如果在泉州这个南音的发祥地也消亡了,那将是一个很大的遗憾。”陈日升说。
“是啊,是啊。”洪金爱说,“现在的成绩不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吗?”
当洪金爱问“你那边还缺钱吗”,陈日升大声回答说:“现在早就不像你捐钱时那样了。各项资助很多,政府的、民间的,都很多了。”
两人最后约定五月泉州再相聚。陈日升告诉记者,届时他将带着洪金爱听南音、看古厝,好好答谢这位泉州南音的台湾知音。 (记者王凡凡、付敏、陈旺)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