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地方  >   两岸情

爱的长征:台胞与凉山麻风康复村小学的十年情缘

2011年07月27日 16:59:08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她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台北有个温暖的家;她曾是一位不错的新闻记者,而且已打算辞职回家相夫教子。然而十多年前,这个叫张平宜的台湾女人却一脚踏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麻风康复村,义无反顾地在那外界曾深感恐惧的“山乡孤岛”陪护着一群特殊的孩子一路成长。她常年奔走在台北和凉山之间,点滴凝聚起两岸同胞的爱心力量,进行着一场跨越海峡的“爱的长征”。

  她说,自己有两个家,一个就在凉山。

  麻风康复村的许多孩子说,他们有两个妈妈,一个就是“张阿姨”。

  割舍不了的情感 执着坚守的承诺

  “问我为什么能坚持十年,我想,是因为我和孩子们之间割舍不了的情感,他们会不断地召唤我。”——张平宜

  今年春天大营盘小学开学不久,张平宜照例从台北来到凉山,看望这里的孩子们。

  飞到成都,再转机去西昌,接着驱车一路翻山越岭,抵达距越西县城约10公里的大营盘村。十年里,这条路张平宜来来回回走了不下百趟。

  1999年,当时还是台湾《中国时报》记者的张平宜,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大陆,走访了四川、云南境内的6个麻风康复村。

  那些几乎与世隔绝的穷乡僻野,那些麻风病人的肢残与贫病,尤其是康复村里那一群孩子天真和期盼的眼神,让张平宜心里不由自主生出一种“放不下的挂念”,她的人生规划也就在这挂念中悄然改变。

  “为了让健康的下一代走出麻风康复村,教育可能是唯一扭转命运的机会,要有人替他们打开一扇希望的窗口。”第二年,张平宜就做出了身边人都无法理解的决定——离开打拼多年的新闻界,专心投入针对两岸麻风病人群体的公益行动。之后,她的足迹延伸到了粤、川、滇等地20多个麻风康复村,张平宜的脚步,最终停驻在了大营盘。

  至今,她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来的那天,也飘着雪,空气冷冽,学校仅有的一位老师王文福领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站在村头。

  那时的大营盘小学,就是两间破败的平房,几扇木窗上早已没有了玻璃。

  “在教室里,我看到一个站着上课的孩子,那张可爱的脸庞深深打动了我。”张平宜说,“我根本没想到会坚持十年,一开始只是想盖一个好一点的教室,让孩子们都可以坐着上课。”

  回到台湾,张平宜就开始募款,6间教室和2间生活用房很快就建成投入使用了。

  最初的承诺完成了,然而张平宜发现自己停不下来了。她说,为了那些孩子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

  之后,张平宜陆续又筹资建起了2层的学生宿舍楼和3层的教学楼。加上修建厕所、卫浴设施、绿化校园、解决用水问题等,她在这所小学的硬件设施建设上共投入了约190万元人民币。

  在张平宜积极投入与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如今的大营盘小学早已“脱胎换骨”,教学及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教师也增加到了12位。据校长罗桂平介绍,学校现有学生207名,不仅有大营盘和其他麻风康复村的孩子,连过去对大营盘抱有恐惧甚至歧视心理的邻近村子,也有不少孩子来此就读。

  小学基本步入良性轨道,这个风风火火的干练女人又希望循“公办民助”方式,续办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面向全凉山州18个麻风康复村招生。

  “参与了孩子们的成长,就会不断听到他们的召唤。”张平宜说。坚守十年,只为了一个承诺,张平宜牺牲了多少与家人相守的时间,还把家人也“拉了进来”。为了让初中毕业的孩子拥有一技之长,她在青岛弟弟开办的台资企业里办起了职业培训班;第一次踏入大陆麻风康复村时,她的小儿子只有3个月大,而孩子上学后常常利用假期跟她走进大营盘,当起了小志愿者;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大姐也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帮孩子辅导英文;她创办的“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在台北的办公室就设在丈夫的诊所楼上……

  “大营盘的故事已不知不觉内化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掌握了我的悲欢。”谈及此,张平宜忍不住红了眼眶。

  陪伴成长的“准妈妈” 改变命运的“领航员”

  “是张阿姨改变了我的人生,我能感受她对我们的那份爱,那真的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学生药布

  张平宜来大营盘之前,这个人口逾千的村子从未出过一个小学毕业生。直到2005年,大营盘小学终于有了第一届毕业生,16名孩子顺利升入了邻近中学。

  第一届毕业生拉且的父母都是麻风病人,家中行五的他和几个哥哥姐姐在张平宜来之前都只念到一二年级就辍学了。

  那时,拉且和村里许多孩子一样,几乎终日在乡间放羊。“张阿姨来了之后,我跟爸爸说:‘我不要放羊,把羊卖了,我要上学’。从我开始,弟弟妹妹都读书了。”

  18岁的阿沙今年上初二了,这个帅气的高个男孩希望能继续念高中,将来做个体育老师或是报考军校。但是,他在初一时曾经动过放弃学业的念头。

  “那时,很多人跟我说,我这么大了,家里又一无所有,还继续读书,将来要怎么生活。张阿姨发现了,给我做心理辅导,让我想通了,决定坚持下去。”阿沙说。

  十年来,张平宜在大营盘开办午晚餐,设立奖学金,为初中生提供生活补助,为外地学生提供交通费,还安排专人驻校陪护。

  随着孩子们陆续完成初中学业,张平宜又着急了。这些孩子普遍就学晚,初三时大都已是二十岁上下,加上教育基础偏差以及家庭贫困等原因,他们很难再升学,但要立刻直面社会,他们准备好了吗?在她看来,麻风康复村基本告别了医疗康复,最需要的是社会康复;而这里的孩子不止需要知识教育,更需要精心的生命教育。

  为了帮助孩子们离开学校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2008年张平宜利用弟弟在青岛的台资企业办起了职业培训班,为大营盘的大孩子提供半工半读的机会。如今在青岛,大营盘走出来的孩子们和来自云南、山西、山东等地的麻风病人子女一起,白天在车间学习技能,晚上学习英语、国际贸易、电脑设计等课程,每个周六晚上还有他们最喜欢的电影赏析课。周日休息,很多孩子还结伴到城里选修感兴趣的成教课程。

  “我们不是淘‘珍珠’,我们的孩子们是普通的‘贝壳’。别人可能更关心他们能不能上高中、念大学,而我的目的是让他们真正有能力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都能成为快乐的人。”她说。

  拉且和木牛现在已从职训班毕业,成为了这家台资企业的正式员工,还都考取了焊工证。木牛说:“爸妈那一代没有机会学习知识、接触外界,更没有办法让我们走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张阿姨来了,她带来了改变和希望。”

  张平宜不大爱谈论自己,而每每说到大营盘孩子的性格、故事,她却声情并茂:阿木最能存钱,还常常寄回家乡给爷爷补贴家用;药布学东西最快,但是心气太高,不够脚踏实地;现在读高中的4个孩子里,女生嘎嘎最有可能成为大营盘的第一个大学生……

  “我们的孩子都是很棒的!”只有母亲的眼里,才会有这样的自豪。而父母都已过世的阿沙对记者说:“在我心里,张阿姨就是妈妈。”

  “学校就是我在越西的家。”张平宜在总结过去一年的文章里写道:“又是从年头忙到年尾,游走在凉山和青岛之间,台北的家变得有些遥远了。”

  两岸爱心的凝聚 大营盘故事的延续

  “我常和孩子们讲,张阿姨和我们所有给予他们爱的人都不需要他们回馈什么,而是希望他们将来能把自己的爱再传递给更多的人。”——台湾志愿者葛淑玲

  回望往昔,让张平宜常常感慨的是,她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有越来越多来自两岸的爱心人士不断参与到大营盘的“支教”事业中,成为了她的亲密伙伴和坚实依靠。

  为了大营盘小学第一次的扩建,张平宜花了数月时间义卖蜡烛,筹集到30万元人民币。这几年,张平宜很少再卖蜡烛了,因为台湾各界捐赠的实物种类日益繁多。在青岛职训班的一间屋子里,记者看到一位台商刚刚寄来的数十箱赠品,当年“卖蜡烛的女人”又计划着组织孩子们利用周末进行义卖。

  张平宜和大营盘的故事背后,便是这样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爱与力量。

  大营盘小学设立的奖学金,是由台湾一所麻风病康复院——乐生疗养院的老人们捐资建立起来的。张平宜告诉记者,当年乐生疗养院病友们的孩子都被外界领养,每个月由慈善团体带回来一次。“父母在台下,孩子在台上。看着自己的孩子却不能拥抱,父母无不泪流满面。”她说,“老人们听我讲了大营盘故事,都很感动,争相解囊。到现在,这个奖学金已经鼓励了七八届的学生了。”

  在大营盘小学和青岛职训班,记者都见到了正在服务的两岸志愿者,他们以“接力”方式负责照顾和辅导孩子们。而每年夏天的“两岸志工营”,更是成了大营盘最热闹的“节日”。

  葛淑玲,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一位。2004年曾离开过了一段时间的她,因为始终放不下这里的孩子,不久前又回到了大营盘。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次走时的情景:我趁着上课时间离开,但在上车的一刹那,孩子们从教室里冲了出来。他们哭了,有的还喊着‘葛阿姨’。我完全控制不住情绪了。我当时就默默承诺,一定要再回来,因为我欠他们一个拥抱。”说着,这位台湾女孩哽咽了。

  现在,爱在大营盘孩子们的心里发出了芽。正在上初中的钟静希望将来能考上师专,毕业后到偏远地区去教书。木牛则对记者说:“我要做一个‘手心向下’的人,只要有机会,我也希望尽力去帮助别人。”

  2009年夏天,台湾遭遇“莫拉克风灾”重创,在青岛半工半读的孩子们主动捐出部分实习工资。拉且和沙马说,过去他们不知道台湾在哪里,直到遇见了“张阿姨”。希望有一天能够去一趟台湾,见见那些帮助过大营盘的好心人。

  从台北到凉山,爱心跨越了海峡隔阻,跨越了千山万水,不断传递、凝聚着,让“张平宜们”与麻风康复村孩子共同的梦想一一成真。(记者 陈键兴 章利新 孙阳)

[责任编辑:赵婧]

相关内容

地方台办主任活动报道汇集

地方通讯员园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