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梅州四月十三日电 题:台胞吴举城情系故乡 广东梅州引种“百香果”
作者 徐少同 涂永平 汤谊
一位古稀之年的台胞用自己的爱心与技术,带动家乡人们勤劳致富,他也因此获得了乡亲们的尊敬。他就是曾在台北市和新竹县的警局任教官的吴举城先生。
一九七六年,吴举城因病停薪留职后开办农场,经营茶叶、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后被选举为台湾南投县议员,在八年多的议员工作中,全县一百零三个农庄经常留下他的身影,南投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也因此香飘岛内外。
一九八八年八月,广东梅州举办客属联谊会,他从台湾经香港、深圳、广州、哈尔滨等地辗转回到家乡——梅州。笫一次踏上了故乡的热土,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感慨万千,小时候阿婆教他“涯系客家人”的话语又回响耳畔。在梅州的客属恳亲大会上,他禁不住嚎啕痛哭,当即发誓每年都要回家乡一次。
一九九三年秋季, 吴举城突发奇想,台湾的百香果生长旺盛,有奇异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且销路广,耐储藏,经济效益好,素有“摇钱树”之称,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门路,何不在故乡发展种植。于是,他从台湾带上二株百香果苗回到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用花盆栽种。经过悉心的呵护和管理,半年后,成功开花结果。
台湾百香果生命力极强,只需一些农家肥,不生病、不惹虫,是名副其实的无污染绿色农产品。每年年初种植,五个月后开始陆续采收,收果期长达八个月以上,单果重达八十至一百二十克,亩单产在二千至五千公斤左右,价格每公斤卖四至八元人民币。该果汁多味香,营养价值丰富。
二00二年冬,梅州蕉岭县政协主席宁全兴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亲自登门拜邀请他前往大光村考察,论证并确认大光村的气候水土是否适宜种植百香果。二00三年,大光村在吴举城的帮助下种植了二十二亩百香果,采收时因市场价影响只卖每斤五毛钱,亩产收入两千多元人民币,比种植水稻多出几百元,初次尝到种植百香果甜头的大光村村民第二年争着种植台湾百香果。二00四年,大光村种了一百多亩;二00八年增加到三百多亩。
过去,大光村仅靠单一的水稻种植,每亩年收入最高也超不出一千元,如今种植百香果,每亩收入三四千元,最高可达七千至八千元人民币,户均增收一千元以上。昔日贫穷的大光村,在种植台湾百香果带动下逐渐走上了富裕路。
[责任编辑:高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