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在台湾遭遇背后是恐惧
继阿里巴巴台湾分公司3月被台湾相关部门罚款并限半年内撤资,近日,淘宝网台湾分公司也遭到同样指控——以外资身份申请入台,隐瞒陆资身份,被罚款24万元新台币,并限半年内停止或撤回投资。
阿里巴巴是不是陆资?这家全球知名的公司股权结构信息是公开的:第一、第二大股东都非陆资,陆资团队持股低于台湾规定的上限三成。不过,台湾对于陆资的认定中还有一条,对公司具有控制能力。股份比例是硬杠杠,容易判断;控制能力主观而模糊,比如第一、第二大股东都支持陆资团队,那就算陆资拥有控制能力了。
就算是陆资吧,阿里巴巴台湾分公司是2008年申办的,已经顺利运营近7年,为什么突然被认定有问题了?我们看到,近年来阿里巴巴太风光了:去年9月在美国上市、去年年底宣布设立100亿元新台币的台湾青年创业基金,更不用说去年年初还引发“淘宝统一中国”的热议。与其说是淘宝树大招风,不如说淘宝的发展壮大,引起了某些敏感神经的恐惧。
某种程度说,淘宝的境遇是陆资在台湾的缩影。众所周知,在台湾,陆资待遇一直不如外资。去年雪上加霜,台湾主管部门对陆资管理更加严苛,导致2014年陆资入台未增反降。这一变化事出有因。随着大陆快速崛起,两岸经济实力差距越来越小。以淘宝网为例,在电子商务领域,它快捷而可靠的支付方式、高效的盘整能力等,都令台湾同行望尘莫及。台湾企业优越感越来越少,代之以不安和不甘。
实际上,很多时候,换个角度就会有不一样的思路。最近,台湾一位民意代表痛斥淘宝假货多、逃漏税。她说台湾夜市摊贩批货一半来自淘宝网,台湾将近100万人口依赖淘宝为生。在她来看,这是逃税的巨大漏洞。可是换个角度,夜市摊贩大都不是有钱人,淘宝能为台湾中低收入者创造近百万个就业机会,何尝不是巨大贡献?同样,面对大陆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位学者就表示,这是上天给台商第二次创业机会,因为台湾已走过经济快速成长期。而大陆也多次表示,愿意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愿意优先对台湾开放。如果台湾应势而动,挑战就会变成机遇。
已故台商温世仁曾说:“网络是上帝送给穷人的礼物。”淘宝网虽是一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却犹如这一理念的实践者。它创造的这个平台,令无数个体经营者、青年创业者、小企业主乃至乡村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在大陆就形成了一大批专业“淘宝村”。以大陆的实践经验,它一定能为台湾创造更多价值。
至于假货问题,淘宝网确需加强管理,但瑕不掩瑜,不能抹煞这个平台的贡献。如果有心解决假货问题,更应该支持阿里巴巴设立台湾分公司,以便就近协助台湾消费者维权。不要再对一个服务台湾数以百万计客户、受严格监督的上市公司百般挑剔了。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