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自贸园区“区与区”合作成两岸经贸交流新亮点

2014年04月14日 14:17:00来源:新华网

  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如火如荼,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方兴未艾;12日在福建厦门举行的“2014海峡两岸经贸论坛”上,“两岸自由贸易园区合作与共赢”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两岸人士认为,在因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新挑战的过程中,两岸自贸园区加强“区对区”合作,将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突破既有障碍,成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新亮点。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运作。试验区设立半年来,在区内新落户的台资企业已超过50家。

  去年8月台湾启动“自由经济示范区”第一阶段计划,并推出智慧运筹、金融服务、国际医疗、农业加值及产业合作等优先示范领域。

  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理事长詹火生在论坛上透露,目前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计划已进入第二阶段,正在制定“示范区”特别条例。

  “未来应逐步建构具有两岸特色的自由贸易区合作模式,提升正面效益,降低可能的负面冲击,透过‘区与区’合作新途径,开启两岸经贸合作新局面。”詹火生说。

  近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经贸合作取得重大进展。2013年,两岸间贸易额已接近2000亿美元;截至2013年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90018个,实际使用台资591.3亿美元。

  据商务部台港澳司司长陈星透露,从2013年大陆出口的100家最大出口企业来看,三分之一都是台资企业;同时,台湾也是大陆吸引外资的五大投资来源地之一。

  “两岸间产业合作稳步推进,金融合作逐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两岸自由贸易园区的合作,是两岸共同关心的问题,是两岸经贸合作新的结合点。”陈星说。

  “但从现行情况来看,上海自贸试验区实行投资准入前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政策比较宽松;而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政策、改革步伐还不够快,制度优势尚未体现。”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第一副会长、台北办事处主任李荣民指出。

  李荣民说,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的开放,台湾对大陆采取的都是“正面列表”,开放范围有限,“自由经济示范区给予陆资待遇,也没有大的改变。”

  “路不通、车难行。”李荣民说,这种不对称的模式,不利于目前两岸人才、资金流动。“期盼台湾在自由经济示范区发展过程中,真正体现制度创新,突破市场开放的门槛。”

  长期进行产业研究的台湾拓璞产业研究所所长张光平在论坛上指出,台湾业界非常期待与大陆合作开拓市场。物联网应用、智慧城市、文化创意、云计算、生物科技等台湾的优势产业,均可通过自贸园区先行先试,与大陆进行深入合作。

  同时,自贸区的优势在于放开人流、金流管制以及政策优惠。当前两岸经贸交流正从制造业加速向技术转移、研发合作转变。“希望通过自贸园区的对接,能够进一步排除障碍,推动两岸人流、金流的自由进出。”张光平说。

  例如,台湾中小型金融机构为台湾的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资源。相关台湾业界人士建议,可利用大陆自贸园区的特殊政策,吸引台湾中小金融机构落户,服务两岸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步伐。

  本届“2014海峡两岸经贸论坛”吸引了400多名两岸人士参与。该论坛已成功举办九届,成为两岸工商业界探讨合作、谋划互利共赢之道的重要平台。

[责任编辑:段雯婷]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