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博会:紧扣产业脉搏 激发文创活力

2013年11月05日 09:09:00来源:北京日报

  2005年12月,北京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作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大决策,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首都重点发展的高端产业全面推进。一年后,2006年11月,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加速发展,在北京落地生根。

  服务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首都文化中心的独特优势,推动全国乃至全球文化资源的高端整合,做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最新创意和产品的展示交易平台,各省市发展环境和文化创意产业规划、项目的对外推介平台,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新思想理念的共享平台,产业与资本的对接平台,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发展,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这是文博会自创立之初就明确的定位与方向。七年多来,文博会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从起步、培育到今天进入快速发展期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拉动作用。北京文博会的自身影响也不断扩大,品牌效应日益显现,已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家级国际交流合作的标志性平台。

  七年多来,北京文博会共吸引了来自世界数十个国家的300多个政府和产业界代表团及国际组织前来进行文化交流、洽谈合作,上万家国内外文化创意企业机构展示和推出了当地最具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七年来,文博会上推介的项目、达成的合作、参加的国际国内组织和机构以及参观人数都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而这恰恰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连年稳步发展相契合。

  据不完全统计,文博会期间,文创产业各个领域参展商共签署产业基地建设、基地项目引进、文艺演出、出版发行、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交易、设计创意、动漫与网络游戏研发制作、古玩艺术品交易、文化旅游等合作意向、协议,从2006年的184个、37.63亿美元;到2007年的220个、 38.27亿美元;2008年的292个、46.8亿美元;2009年的322个、55.2亿美元;2010年的478亿元人民币;2011年的786.85亿元人民币,以及2012年的1089.53亿元人民币。

  历届文博会紧扣产业发展脉搏,展览会的主题从文化创意与服务贸易、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文化创意与文化消费等角度,挖掘文化创意产业的潜能,搭建行业沟通平台,并启发行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首届到去年,参加文博会的海内外观众已从20余万人增加到逾百万人。平均每年10至20个专业论坛,吸引了数千专业人士前往聆听和交换意见,七年来先后有千余位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产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和政府高层权威人士在文博会论坛发表演讲。

  第八届文博会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整整一年,全国文化创意产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新时期举办的一届文化创意产业国际交流合作盛会。本届文博会以“促进文化贸易 加快经济升级”为主题,将全面展现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的最新成果;突出呈现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文化经济相互渗透所造就的产业新面貌;大力促进文化贸易和投资合作;更大范围吸引大众参与,拓展文化消费市场;全方位多渠道展开国际文化交流,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为文创产业最新探索搭建舞台

  文博会托出大明星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自2006年开办以来,一直成为奇思妙想的聚集地,这个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也通过充分挖掘、展示、推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新思路,站在了产业潮头。七年来,很多在文博会上推广亮相的新思路新做法,经过时间积淀,如今都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大明星。

  托起一个产业:艺术授权

  艺术授权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2009年第四届文博会上,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和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看准了“中国制造”欲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趋势,特地开设了“艺术授权交易与设计展览会”,第一次将艺术授权的概念广泛传播开来。此后几年,文博会一直致力于艺术授权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将其作为历届文博会的主要推介内容,从概念普及到推动艺术授权领域上中下游产业链对接。

  国内首个艺术授权专项基金——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国际艺术授权专项基金是在文博会上成立的。由artkey798艺奇文创集团和中国动漫集团联合成立的动漫品牌艺术授权服务平台也是在文博会上成立的,成为国内首个集动漫、艺术、品牌授成为权功能于一身的授权服务平台。经过几年孕育发展,艺术授权已被市场广泛认知,能撬动千亿元大市场,投身其中的品类也快速增长,除了传统的艺术品授权之外,博物馆衍生品、动漫衍生品等发展壮大起来。

  本届文博会的国际艺术授权博览交易会,汇集了香港可利可(Click)、元亨利古典家具、北京梦之城、artkey艺奇文创、广东中凯文化集团等高端授权机构的多个品牌,旨在促进艺术授权领域快速、健康发展,加强与国际授权领域沟通、建构授权业上下游对话机制,拉动文化消费,让艺术走进生活,让生活走向艺术。除展示外, “中国授权20人”论坛也将探讨艺术授权领域的最新发展。

  托起一片区域:传媒走廊

  文博会不仅托起新兴产业,还成为区域集聚发展的预报表和展示舞台。早在第一届文博会上,市级集聚区挂牌命名就成为区域发展的最大关注点。每年文博会的主展场中,北京市各区县也都要隆重推出各自的文创重点发展区域。

  在2009年的第四届文博会上,朝阳区就将整个展馆布置成一条走廊:CBD—定福庄国际传媒走廊。东西长15公里的狭长地带,以清晰的规划和明确的定位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创业公司的目光。在之后的历届文博会上,传媒走廊一直是朝阳区展馆的核心。经过四年多发展,传媒走廊已经飞速发展,它从2009年的40平方公里扩展为现在的78平方公里;走廊上聚集的特色文创园区从30个重点项目,到今天六大国家级产业基地、47个重点园区基地;聚集的文创企业从10000家到今天的16000家,其中千余家国内外权威媒体、新兴网络媒体,在此向世界发出来自中国的信息;走廊上文化创意企业年产值从695.4亿元,到2013年预计突破1600亿元。仅仅四年时间, “传媒走廊”上规模以上文创企业收入已占北京市七分之一,占朝阳区三分之二。

  2013年的文博会上,传媒走廊将再次在文博会上发布重磅消息。随着产业链、服务链、供应链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聚集于这一区域,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朝阳区将在文博会上集中亮相的六大产业基地,包括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园林式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惠通时代广场新址,面向文化传媒企业总部专项定制的华腾世纪总部公园,新型连锁式文创系列园区ⅰ工场,还有中国出版创意产业基地、传媒精英总部、三间房动漫大厦,总规模超过75万平方米。

  托起一座桥梁:两岸文创互通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走进大陆市场,与文博会的推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2006年第一届文博会上,便有13家台湾文创企业参展。不过,它们当时还都分散挤在几个展馆中难以形成合力。正是在那届展会上,市台办和文博会组委会发现了台商的困难,决定将这些企业集合起来。2007年第二届文博会上,主展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首次有了台湾创意展馆。2008年第三届文博会上,又增设了两岸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商机洽谈会。几年来,台湾文化创意主题馆的面积不断扩大,一直是人气最旺的展馆之一;两岸商机洽谈会也成为高效的对接渠道。

  文博会针对台湾和内地展商分别做的调查显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中,最具潜力的市场便是华文市场,双方都迫切需要在对方的市场上打开通路,把自己的文创产品销售过去。于是,文博会渐渐将服务扩展至展会之外,2009年起,北京市开始组织大陆企业代表团赴台湾国际礼品暨文具展参展,组成了北京文化创意展区。4年来已在台湾市场形成一定影响力。

  2013年的文博会,将首次出现台北市与台中市联袂呈现的双城文创主题特展:“恋恋台北人文桃花源”和“文化创意之都——台中”。150余家来自台湾的文创业者将集中两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主题街区和文化生活面貌。法蓝瓷、琉园、琉璃工房、夏姿等一批晋身国际品牌之林的台湾原创品牌经典; “伍中行”台湾百年老店、八方新气等设计与生活接轨的现代居家美学品牌都将展示产品。 台中市还将发布文创扶持政策。

  托起一种模式:演出院线

  文博会是创新的舞台,也是很多企业的实验室和课堂。

  2010年,当文博会东城区雍和园展台上, “一千零一夜”电子商务网站推广自己的演艺项目B2B网上营销模式时,很多人将信将疑。当时,这家公司已在全国21个城市做了市场调研,与众多剧场和院团取得了联系,推广自己的想法。可就在那届文博会上,“一千零一夜”在推广之外,也成为了一个学习者。专业观众的质疑,让公司发现,对演出这样的核心文化产业来说,要提供低成本的供需链条,并非一定要采取网上营销,公司及时调整战略,决定先做好线下服务。

  同一年,文博会的重要签约活动之一,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委托保利文化旗下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的合同正式签约,使得保利悄然经营多年的直营院线思路浮出水面。保利的模式,给其他同行上了一课。

  2012年,经过与全国数十家剧院的洽商,一千零一夜公司联合全国30多个剧场(多为前些年兴建的旧剧场)和数十个地方演艺机构共同组成了“中国国际演出剧院联盟”。联盟成员单位向院团和演出公司“团购”节目,大家共同分摊演出成本。集体议价,使得演出成本降低,让开工不足的剧院和院团都得到了实惠。

  就在去年文博会上,丑小鸭卡通艺术团签约全国巡演,在全国经营起儿童剧艺术院线。如今,无论是直营还是联盟,剧院院线思路如今已在全国市场形成一种成熟模式。

  托起一个思路:旧厂房变文创园

  2006年首届文博会召开时,旧厂房变身创意园对很多城市规划者来说,还比较陌生。就在那一届文博会上,18家由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创意园区在“利用工业资源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专场活动中集中亮相。这种腾笼换鸟的做法,既保留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不破坏城市原有格局,又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在那届文博会上,北京华北汽贸旧址改造的罗豪斯35号创意文化产业园,以及待改造的印刷二厂、时代文具公司、首都拖拉机厂、首钢二通等都成了业内人士的焦点。其中,紧邻798园区的 751,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当时,751时尚广场第一次参会打出自己的概念,第二年, 751园区便入选北京市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国国际时装周首次在园区开设了分号。2008年,园区内的创意群落从服装设计扩展到时尚家居生活。2009年,国际合作日益增多,皮尔·卡丹、万宝龙等众多国际品牌在这里举办时尚秀。园区负责人多次提到,每一次参加文博会,对园区都是一次提升。

[责任编辑:段雯婷]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