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郑振清:经济合作起来以后两岸怎么走?

2011年04月01日 09:24:00来源:你好台湾网

  经济合作起来以后两岸怎么走?

  ——清华大学两岸MPA交流引发的思考

你好台湾网特约观察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郑振清博士(你好台湾网 图)

  3月30日,国台办新闻发言人范丽青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将于今年5月上旬在成都举行,将围绕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ECFA实施与促进两岸经济发展、两岸文教合作与青年交流等内容进行研讨。可以预料,此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与前几届论坛有很多共同点,即持续促进两岸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不过,在此届论坛上,两岸文教合作与青年交流方面的议题比重将会大幅增加,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经济合作制度化以后,包括教育文化交流在内的更多社会发展问题由于带有深度沟通和直接认知的特点,将成为两岸大交流大合作的新领域。

  与这场国台办新闻发布会同一天,北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高雄中山大学的20位MPA(公共管理硕士)同学,并举办了一场「海峡两岸MPA交流会」,正好落实了当前两岸教育文化交流的大趋势。之所以说「特殊」,其一是因为这批在读MPA同学还有另外的身分——来自台湾南部多个县市的地方公务员,其二是因为他们将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15名MPA——来自大陆多个部委和省份的公务员——进行深度交流。这既是一场关于两岸MPA教育的文教交流,也是一场两岸公务员的工作交流,因此十分难得。

  笔者作为主持人参与这次交流会,发现这场特殊且难得的交流会具有鲜明的特点:

  1、两岸MPA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各具特色。共同点是两岸MPA教育都成为公务人员进一步深造,培养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素养与方法的渠道。MBA(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主要针对工商界人士,以企业管理为教学重点,但是MPA教育主要针对公务人员但不限于此,主要以公共政策、公共事务治理为教学重点。这方面两岸皆同。不同点在于,两岸MPA教育所处的政治环境、政府体系、社会民情都不一样,因此两岸公共政策与管理教学与研究的经验材料、案例资料都不一样,研究思路与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

  2、两岸公务人员虽然都不太了解对方的公共政策决策与执行方式,但又十分渴望了解。两岸官方虽然都宣称主权涵盖对方,但由于实际上的治权不及对方,存在着两套相对自立的政府与公共管理体系,因此造成两岸公共政策模式差异很大。由于两岸同胞同源、两岸主权一体,再加上两岸交流日益增多,两岸不仅要通过国台办与「陆委会」、海协会与海基会、以及其它的两岸间交流机构与渠道来处理两岸共同事务,更需要两岸各自的公共政策部门深入沟通,认识和理解对方,才能有效地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此次交流会上,两岸MPA同学轮流问答,交流十分积极且深入,议题广泛且多元,包括两岸MPA教育与职业发展、两岸公务员考录与晋升方式、两岸决策体制的优缺点、两岸环保部门的工作特点、两岸关于毒品分级与管理的制度、两岸对青少年犯罪与违规问题的处理、两岸发展规划与财政保障等。

  笔者深深感觉到,对两岸关系的观察与研究,不仅要看到传统的主权理论、政权关系、协商机制、经济交流合作、国家认同等方面,还要进一步看到公共政策、文教发展、社会治理等公共管理问题,学会从比较的角度认识对方也反思自己,相互取长补短。特别是,在两岸经济合作发展起来以后,关于社会民生问题的公共政策将成为两岸深化交流、合作的新领域。这个新领域超越了历史遗留争议,超越了单纯的经济事务,超越了单纯的教育文化事务,将是两岸经济社会逐步整合进程中的综合性很强的新天地。清华大学这场两岸MPA交流会,虽然只是这个新天地中的一朵小小浪花,但蕴涵着很多闪光的启示。

 各地涉台活动   新闻排行  地方快讯

[责任编辑:石宏]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