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二五”两岸经贸何去何从 台湾面临机遇与挑战

2011年02月14日 09:31:00来源:半月谈

  在第四届海峡经济区高层论坛上,两岸专家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大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给两岸经贸合作带来深刻变革。大陆庞大的内需市场、服务业和以高附加值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将给台湾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过去单纯运用大陆廉价生产要素的经济模式将发生转变。未来台湾发展,需要调整经济战略,以消费及新兴产业为面向,台资企业将深度融入大陆经济发展。

  “十二五”规划带给台湾的机遇与挑战

  2010年,富士康发生多起员工坠楼事件,使这家以高强度劳动、严格化管理、高效率生产闻名的代工企业遭受质疑。人性化管理、加薪、员工个人价值实现,成为包括富士康在内的台资、外资企业在大陆面临的新课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大陆正在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人权利意识增强,对资方不合理待遇发出抗议的声音会增强,依靠廉价劳动力成本获取利润的经营模式将发生改变。”台湾青年商会总会2009年总会长沈伯璋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说。

  台湾“政策研究基金会”助理研究员吕帛晏、台湾大学教授林建甫认为,“十二五”规划标志着中国大陆正在调整经济发展格局,扩大内需、服务业、绿色及知识经济将成为核心。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闽榕表示,台湾经济体量小、外向度高,内需对经济拉动力小,出口长期依赖欧美市场,抵御世界性风险的能力偏弱。在发达国家储蓄率提高、消费率下降,实施新贸易保护政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风险聚集的情况下,只靠自身努力很难在激烈的国际和区域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迫切需要与经济体量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并且已经和台湾形成密切经济联系的大陆地区一起,携手提升两岸经贸合作的聚合力,增强对经济风险的抵抗力。

  近年来,薪水上涨、经营成本上升成为投资大陆台商的共同体会,撤资、内迁成为一些企业的选择。沈伯璋提醒,长远来看,大陆庞大的内需市场将成为台企最重要的市场,不要因为短期经营成本上升而放弃庞大的赢利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张冠华认为,“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扩大以消费需求为主的长效机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城镇化等目标,将为两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的重大机遇。大陆投资环境变化,劳动力价格上升,人民币趋于升值,对大陆台商的代工生产模式将是重大挑战,而对着眼于大陆内需市场的企业则是重大机遇。

  “海西”先行先试多项合作不断展开

  2010年11月30日,我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平潭岛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大桥建成通车,标志着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平潭县结束通过轮渡进出的历史,两岸“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新模式正在这块岛屿上不断探索。

  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条件的岛屿设立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

  平潭综合实验区是海峡经济区加快形成的突破口。李闽榕说,要充分发挥连接两岸的区位优势,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开展两岸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领域交流合作综合实验。平潭综合实验区是海峡西岸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中的一个举措。在这里,两岸金融、产业、科技和文化交流、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等方面工作正在展开。

  福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试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对台“五缘”(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优势;森林覆盖率达63.1%,生态优美的环境优势和丰富的港口资源;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方面也占据优势。

  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表示,海峡两岸关系正处在和平发展新阶段,闽台具有更好的合作发展空间。福建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全方位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区位优势、对台优势等突出,具备蓄势待发的巨大潜能和坚实基础。

  “未来两岸经贸将从单向转变为相互依存。”林建甫说,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先行先试对台湾金融业进行开放,鼓励台资金融机构参股或设立子公司,可以让台湾的金融业者直接参与大陆快速发展的金融需求,未来不仅台资银行有机会经营较具优势的资金及财富管理业务,海峡西岸金融业务有望成为台湾金融业的成长新引擎。大陆也可通过与台资金融业者的交流,学习先进的金融技术,双方合作趋势将越来越紧密。

  两岸新兴产业存互补人才培育合作可扩大

  吕帛晏、林建甫提出,台湾近年来一直希望由代工及制造转向品牌建设,但成效不大。主要因为台湾市场太小,代工及制造主要产品的规格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而海峡西岸经济区乃至大陆庞大的市场将为台湾制造业者提供品牌发展的空间。以台湾高水准的技术与品质,加上海峡西岸不断成熟的市场基础,两岸有望联合打造进军世界的品牌。

  在第四届海峡经济区论坛上,两岸专家提出,“十二五”期间,应当鼓励和帮助大陆台商转型升级,尤其是过去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台商逐步向内需或内外平衡型转变;鼓励海峡西岸经济区台商建立自有品牌、通路和研发,为其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引导台商开拓服务业市场,进行产业升级;鼓励台商与海峡西岸经济区本土企业连接和合作,逐步改变台商过去存在的产业“飞地”状况。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戴淑庚说,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在形成一批技术含量要求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以现有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逐渐形成产业集群。而目前大陆方面存在研发投入不足、风险投资市场不成熟等问题,台湾方面具有高金额研发投入、较高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完善的投资机制、较强的国际营销和代理加工生产能力,两岸在新兴产业方面具有互补性。

  专家提出,面对未来发展,目前大陆人才培育的速度却远不及产业的扩张。台湾大学拥有较优质的教学品质、学术环境,且学界和实务界之间有长久的合作关系,台湾高校若能进入海峡西岸经济区设立分校或两岸联合培养人才,将对大陆科技及人才培育有很大帮助,台湾也能扩大教育服务市场,可谓双赢。(《半月谈内部版》2011年第1期/记者 郑良)

 各地涉台活动   新闻排行  地方快讯

[责任编辑:石宏]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