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试 推动两岸产业深度对接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促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形成以厦门湾、闽江口、湄洲湾等区域为主的产业对接集中区”,既体现了中央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历史使命,又体现了中央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率先作为的殷切期待。
所谓两岸产业深度对接,深度就是在推动两岸经贸合作上要持续深化,在促进两岸产业对接上要融合创新,在拓展重点合作领域上要提升层次;对接就是海峡两岸在各自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要推动两岸产业转移,优化两岸的产业布局,整合产业优势资源,促进两岸之间的产业分工与产业合作。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之间产业对接,主要是依靠持续不断资本流动和大规模贸易往来完成的。近30年来福建直接利用台资为141.8亿美元,促进两岸之间产业分工深化,呈现出产业间分工、产业链垂直分工与产业内水平分工多样化分工格局。而两岸之间高达7000多亿美元贸易额,其中闽台贸易累计总额为599.6亿美元,又促成了两岸之间产业合作,成为两岸经济联系和产业衔接的重要纽带。海峡两岸之间投资和贸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成为推进两岸产业对接的强大引擎。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产业转移与产业对接形成了三大浪潮。第一次为20世纪80年代,由于台湾地区工资、地价等生产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造成传统产业经营环境恶化,以纺织服装、鞋帽箱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祖国大陆转移,主要承接地为广东省与福建省,其中福建以清禄鞋业和三丰鞋业为代表。第二次为20世纪90年代,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在深度和广度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开始由传统轻纺工业为主逐步转向电子信息、化工、机械、车辆等产业,其中家用电器和计算机外围设备转移的规模最大,主要承接地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中东莞市尤为集中。第三次是在21世纪以后,台商投资领域扩大到资讯科技、半导体、笔记本电脑、手机、电信设备等高技术产业,此时投资热点开始北上,特别是以上海浦东和江苏苏州、昆山为重点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凭借其综合竞争优势吸引台商大量电子信息企业在此集聚,2005年9月台湾最好一条笔记本电脑生产线转移到苏州。
目前台湾岛内主要优势产业,有光电产业、集成电路、机械装备、化工,以及生物技术、环保、新材料等资金、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2008年,闽台产业对接呈现出新局面,以台资企业为龙头的石化、机械、电子三大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展现,并进一步向电机、金融、旅游等产业拓展。特别是在2008年11月4日,海峡两岸正式签订了海运、空运、邮政和食品等四项协议,标志着两岸进入“大三通”时代,大大降低了两岸产业对接的交易成本。据业内初步估计,空运方面,通过直航,飞行两岸的航班可以节省一半燃油,可为航空公司和旅客节约30亿新台币的成本;在海运方面,通过直航,每次航行平均可以节省航行时间16小时—27小时,节约成本15%—30%。以高技术产业和重化产业为主的台海之间第四次产业转移已经初见端倪,两岸产业合作将进入一个跨越提升的新发展阶段。
近年来海峡两岸之间的产业转移与产业对接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产业转移具有单向性、渐进性和群体性。产业转移以海峡东岸向海峡西岸为主,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投资少有发生。近几年在两岸产业转移逐步升级,呈现出由轻纺产品、电子信息零部件到电子整机逐级演进。根据2001年对福建66家台资企业调查发现,有63.13%台资企业是从台湾自带原料和生产设备,近几年这个比例有所下降,但是还是占有相当比重。
二是以生产加工低端环节转移为主,海峡两岸之间形成不对等产业链垂直分工和垂直贸易关系。在这种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台湾地区大公司和大集团则掌控着价值链高端环节,诸如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原材料、机械装备以及国际营销渠道等,福建企业主要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主要从事“三来一补”业务,以简单的加工装配、贴牌生产为主,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不高。2008年福建与台湾两地贸易总额达到72.6亿美元,其中福建出口台湾13.3亿美元,由台湾进口59.3亿美元,两地的贸易逆差高达46亿美元,其中福建从台湾进口的产品主要是半导体、主板、液晶装置、光学产品等关键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经过福建省加工组装之后,销往世界各地。近几年来福建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力度加大,制造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台湾企业凭借其拥有的强大营销渠道,与海峡西岸企业结成“二次代工”关系。
三是低档次中间品转移为主,两岸之间形成不对等产业内的水平分工与水平贸易。所谓的产业内水平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部由于产品差异化所引发的区域之间分工;水平贸易则是指同一产业内部的差异化商品在地区之间的双向流动。如2007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出口的电器产品及其零部件达到145亿美元,同时也从祖国大陆进口93亿美元同类产品。但是从双向贸易结构考察,两岸之间贸易是建立在附加值不对等的基础上,祖国大陆向台湾出口以低附加值、低档次中间品为主(如键盘、鼠标、机壳等),而台湾地区向福建出口的却是高附加值、高档次中间品(如芯片、主板等)。
因此推进海峡两岸产业深度对接,不仅意味着两岸经贸往来的数量扩张,更要注重海西区在产业分工中档次和位次提升,促进两岸产业由依附型的价值网络分工关系向对等型的价值网络分工关系转换,使海西地区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一是水平分工升级。鼓励在海西地区建立与台湾产业配套、台资企业需要的零部件、原辅材料制造中心,促成台资企业配套、采购、研发、营销的本地化进程,增强台资企业根植性与当地企业关联性;要推动内地中间产品制造商提升研发设计水平,逐步从一般零部件、原辅材料供应商向关键零部件、原辅材料供应商转变,从“外围”配套供应商向“核心”配套供应商转变。
二是垂直分工升级。着重鼓励、推动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包括海峡西岸台资龙头企业,如电子行业的冠捷电子和捷联电子,机械行业的东南汽车和金龙客车,化工的翔鹭集团,轻纺行业的灿坤电器和清禄鞋业等),加大研发力度,增强创新能力,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将低端生产环节和工序对外发包,形成上、中、下游产业相互关联、相互配套的分工体系。
三是对接层级升级。必须大力吸引台资企业到海西地区设立地区总部、配套基地、采购中心、物流中心、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必须重点跟踪台湾大型公司在祖国大陆的投资趋势及其子公司发展动向,适时地吸引其地区总部、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向海峡西岸经济区迁移。当然与引进一般制造业相比,引进区域总部、营运中心所需要的投资运营环境截然不同,它们更讲究投资软环境,包括台资企业集聚程度、人力资源、人居环境,同时还需要更加优惠政策予以推动。
四是产业链条升级。充分利用海西地区港口优势,坚持高起点规划,着手研究制定环厦门湾、闽江口、湄洲岛等区域与台湾产业的对接计划,明确产业对接重点,推动形成两岸产业对接集中区。坚持高标准建设,加快建设各类台商投资区、创造条件积极推进,把全省建设成为两岸经贸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域。放松台商投资的限制,加快审批和核准节奏,积极承接台湾重化工业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以大型装备制造业、石化、船舶和钢铁为重点的临港工业。同时主动承接台湾金融产业转移,积极推进对台离岸金融业务先行先试,努力把海峡西岸建成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进一步深化拓展两岸农业、旅游、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交流。
五是合作水平升级。福建对台合作既有现实优势,还有潜在优势尚待发挥,需要加大先行先试力度。产业合作既要承接转移,更要注重对接,应逐步建立起长效对接和交流合作机制,建立起有效的对接城市、港口、产业的互动合作关系。当前,两岸交流合作已呈现多元趋势,交流合作的空间和项目不断创新,拓展交流合作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健全和完善长效的交流合作机制已成为福建进一步发挥潜在优势的迫切需要。应进一步积极探索交流方式,畅通交流渠道,拓展交流领域,提升交流层次,延伸交流平台,放宽产业准入,提升交流对接水平。
[责任编辑:徐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