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鼓乐
东北鼓乐起源于汉代,西汉武帝时称“横吹”,初用于军旅,后来进入宫廷,用于帝王宴享和驾行,称为“鼓吹”。延至辽、金,宫廷的“鼓吹”更为隆重,其规模、礼仪、曲调也相当讲究。到了明、清两代,鼓乐已成为宫廷重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祭祀、演艺形式。
清代中叶,东北鼓乐随着经济的恢复开始在民间发展普及,关内移民的涌入也带来了山东、河北等地的鼓乐演奏风格,与东北民间鼓乐技法、曲牌等互相吸收、融合、演变,逐渐形成具有东北特色的鼓乐。时至今日,鼓乐在东北不仅婚丧嫁娶时普遍应用,在迎宾赛会、商家开业、庆典佳宴等活动中也无不用鼓乐烘托气氛、张显喜庆。
传统的东北鼓乐主要以大、小唢呐,大鼓、堂鼓、大、小镲(钹)为主,如今表演东北大秧歌、耍狮子、舞龙灯时沿用的就是这套乐器,在迎亲、办寿等喜庆活动中,要加有笙、笛子、管子等。在东北农村,尤是雪覆黑土、苍松摇绿的时节,迎亲队伍踩着蜿蜒的雪路,腰缠大红彩带,车上装着五颜六色的嫁妆,鼓手甩掉狗皮帽子,头上蒸腾着浓白的汗气,将鼓声擂得震落了枝头的覆雪,乐手则随气力的运放将唢呐吹得时而扬天、时而垂地……此时,操办喜事的人家屋里屋外挂红灯、结红彩、红毯铺地,院中临时搭建的厨棚中灶火雄腾、炊雾翻卷、锅碗瓢盆声吆喝声贺喜声此起彼伏。迎亲队伍临门,鼓乐手们会使出浑身解数尽展才艺,乐声笑声爆竹声烘托成一幅极具东北风情的喜庆民俗画……据记载,仅辽宁盖州、大石桥两市,近百年来就有400多名著名鼓乐艺人、近百家鼓乐班子,每逢重大节庆、民俗活动,他们都要自发地汇聚到一起举办鼓乐比赛。比赛内容包括“坐棚”,即在婚、丧人家门口搭建的席棚中坐着演奏;“走吹”,是在婚丧嫁娶、祭祀典礼或为秧歌伴奏行走时的演奏;“咔吹”是为舞龙灯、耍狮子伴奏或婚、丧人家院内团团围坐的吹奏,评选方式则是大家推举出三到五位德高望重、技艺超群的老艺人为评委,由他们认定名次。
东北鼓乐吹奏的曲调也有悠久的传承,曲目、曲名繁多,被艺人称做“老本”的曲谱大多来自于清中、末期和民国年间的手抄本,曲牌可以远溯到辽、元、明时期,如:“将军令”、“得胜令”、“柳青娘”、“万年欢”、“雁过楼”等,随朝代的变迁,艺人在传抄时各有增删取舍,传至今日。
鼓乐初学者必须先要背会“老本”乐谱,熟练掌握后才能在“老本”的基础上加以发挥、,用“加花”和“借字”进行变奏,使旋律增加华彩。传统鼓乐常可以即兴演奏,技艺高超的艺人都有自己的“借字”和“加花”手法,经过变奏后,效果比原基本曲调要丰富得多。如在丧事中既可以吹奏“哭皇天”、“大悲调”、“讴天歌”等哀悼的曲牌,也可以吹奏一些现代歌曲,纵然那歌曲的原调很是欢快,但鼓乐艺人通过巧妙的“借字、加花”,也会吹得悲悲切切、荡气回肠……
近百年来,东北鼓乐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风格独特的民俗性、礼仪性和娱乐性凸显出它的历史、审美、社会和学术价值,已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在中国第六届“华夏之声”演出大会上,东北鼓乐被专家们称为“民族音乐之瑰宝”,纷纷发表评说、言论赞誉,名满京城内外。
今天,东北鼓乐已深深植根于土黑雪白之中,已是东北人振奋精神、密切感情、娱乐怡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今天和今后的日子里,在林海莽原、冽风飞雪中,粗犷豪放、高亢激扬、火爆热烈、撼人魂魄的鼓乐都将引领着东北人的喜、爱、悲、乐去张显喜庆、抒发情感、行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