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门网供图李歆摄)
重阳节,古人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的风俗。昨天是重阳节,无锡迎来了一位“茱萸的孩子”———诗人余光中。
余先生生于1928年农历九月初九,所以他自诩为“茱萸的孩子”。昨天上午,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初二(8)班,一堂语文公开课拉开了余光中先生和无锡少年学子的亲切对话之旅。
“从课本中走出的人物”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乡愁》并不陌生。“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在初二语文课本里,这首感情真挚、意象鲜明的诗歌,赢得了许多学生的喜爱,大部分人甚至“出口成诵”。然而,当着诗人余光中的面,跟随老师上一堂解读《乡愁》的语文课,却是第一次。
语文特级教师叶映峰是这堂公开课的执教老师。从诗歌朗诵到画面联想,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一步一步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在余光中这位“特殊客人”的注视下,一些学生略显紧张。“余老是从课本中走出的人物”,学生陈菲寒说,“当着他的面解读他的诗歌,我们怕理解有误”。不过,也有学生显得有点兴奋,因为,在课文作者的注视下上这堂语文课,一生能有几回?
叶老师启发同学们在阅读课文时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的感受。一位女生就在发言时说,“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这样的诗句让她联想到过世的一位亲人。随后,她饱含深情的朗诵,赢得了全场的喝彩。
20分钟写出《乡愁》
《乡愁》写于1972年,距今正好40年。一曲《乡愁》,今年也整整40岁了。40年前,两岸关系的阻隔实在是太深太深。“那个时候我离开大陆已经有20多年了,看不出任何迹象还可以回到故乡去,因为那时大陆还处在‘文革’时期,从当时情况看来是蛮伤心的。”
回忆起《乡愁》的创作,余光中沉思中遥念当时在台北厦门街旧居写作的氛围,“写这首《乡愁》,我只花了20分钟。不是我才思敏捷,而是这种感情酝酿了20多年,我只不过用20分钟把它记录下来。”
“就像一团线,那天我找到了一个线头,就全拉出来了。”他是在一种极为自然的状态下,谱写了这首充满淡淡忧伤的“思乡曲”。一直倡导诗歌音乐美的余光中,特地用了一个诗歌理论的专业术语———“节奏”,“当时,那个节奏一出来,就整个儿出来了,所谓灵感,就是如此吧。”的确,《乡愁》的写作更多地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手法,字里行间渗透着汉语的音韵之美。
“作者并非是作品的权威诠释者”
这堂公开课是在学校小礼堂进行的,台下还坐着来自我市各地的数百名中学语文教师,许多老师也期待《乡愁》的作者能够给这首入选语文教材的作品以最权威的解释。
面对期待的目光,余光中则用了汉人董仲舒的“诗无达诂”,说明文学作品没有通达的或一成不变的解释,因时因人而异。“虽然是作者,但也并非是作品的权威诠释者,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阅读经验做出个性化的诠释。”
或许,这就是西人所说的“半完成的天空”,或如古人所说的“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吧。一部作品,需要读者用经历、阅历共同参与完成,作者写出来,只是其中的一半,读者也是其中的“创造者”。
据余先生介绍,《乡愁》曾先后入选大陆、香港、澳门、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华文教材。他听了侨谊实验中学这堂关于《乡愁》的语文课后,还是做了一个小小的补充。“请大家注意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前两个是‘沟通’的,第三个意象是个转折,‘坟墓’是一种‘阻隔’,而‘海峡’这个意象则是一种未定之数。”这段关于《乡愁》的诠释,我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而且出自余先生之口。
“我在这头,无锡在那头!”
诗人的心永远是年轻的、自由的,诗人的想象也永远是飞翔的。
余光中先生对诗歌文本没有教科书式的阐释,而是借此机会,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比如,你正用手机在火热地聊天,突然没电了,你也可以借李商隐的诗句调侃一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大家读《乡愁》,也可以想象未来的某一天,你们成年了,出远门了,你在这头,你的新娘在那头;你们出国读书了,留学到了海外,你们也许会想念家乡,那就可以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在这头,无锡在那头’。”
84岁的余光中童心未泯,他用李白的《静夜思》作话题,鼓励孩子们自由地写作,自由地想象。从唐代到现在,一千多年过去了,世界在变,社会在变,时间在变,空间在变,阅读的经验也在变,“同学们应该写得比李白更自由、更有趣。现在,人类登上了月球,可以在月亮上散步,那可不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是‘举头望地球,低头看月亮’了”。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这头……那头”,是《乡愁》贡献给中国诗歌的一个著名的句式,在和学生们交流结束时,余光中先生依然用了他最经典,也最温馨的句式———
“同学们,现在去台湾已经很方便了,你们想不想去台湾?台湾的水果可是很好吃的,余爷爷一定在台湾那头等你们去哦!”(记者 孙昕晨 阮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