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百余所中学校长会聚南京 把脉大学中学“衔接”问题

时间:2012-05-16 14:52   来源: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5月13日讯 5月12日,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系列活动之“互融、合作、共进——两岸中学校长论坛”在南京召开。论坛以“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为主题,吸引了两岸130余所知名中学的校长、100多位大学老师和大学生,他们围绕如何实现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如何推动中学和大学教育教学的协同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学与中学的阻隔之痛

  南开中学马跃美校长认为,目前不少中学生升入大学后不适应大学生活,出现厌学、迷茫等消极现象,而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不够正是导致这类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包头市第九中学陈超峰校长也认为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中存在的差异,如教学目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的不同,使得许多中学生在升入大学后有诸多不适应。基于此,陈校长指出:中学教育应主动实现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大学与中学要衔接什么?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吴培亨认为,怎样办好教育、做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接轨工作,关键是大学和中学要有共同的认识和理念,并在不同的层面做出共同努力。吴院士指出培养学生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给予学生坚实的学术基础,让学生不断充实自己。同时,中学和大学应鼓励学生自由发展和思考,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氛围。

  具体到教育教学工作,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程翔表达了这样的希望:研究型大学与优质高中在课程上具有延续关系,大学可以接受部分优质高中的学生到大学上课,大学教师也可以深入中学授课,实现课程打通、学生打通、教师打通,在大学和优质高中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为优秀人才的培养开辟一条有效的途径。

  大学与中学怎么衔接?

  山西大学附中杨素珍校长提出,要实现我国知名大学与中学教育的衔接,首先要发挥大学的课程资源优势,由知名专家、教授为高中学校开发满足优势潜能学生发展的高级课程平台;同时,鉴于我国高考评价制度的局限性,大学有必要创新性地建立个性化的选拔机制,形成与高级课程对接的评价系统,构建有利于各类优秀学生自主发展的激励机制。

  对于如何实现中学和大学的有效衔接,台湾在教育改革中不断尝试,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台中市天主教私立卫道高级中学陈秋敏校长分享了该校的实践经验和她的观点。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医学系生物科技专业与卫道高中开展了课程合作,大学教授到高中开设部分课程,高中教授接受大学培训,共同研发教学计划,有效实现了中学与大学的连接。陈校长特别强调,台湾越来越重视弹性和多元化的教学,鼓励大学与中学合作,并对通过审查的学校计划给予资助。她也指出,教育改革过程虽然艰苦,耗时较长,但是经过政府、社会、学校的不断努力,成果仍是可喜的。

  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是中国教育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南京大学陈骏校长提出,要把本科教学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工程,要“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南大从2009年开始启动以“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的本科教育改革。他希望在中学与大学更加紧密结合的教育土壤上,能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育家,尤其是具有世界眼光,又具有21世纪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家。(通讯员 黄丽萍)

分享到:
编辑:李瑞艳

图片

图片推荐

    要闻

    两岸情

    各地涉台活动

    文化交流与合作